•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嵩山论坛2019年会大幕开启 促进文明对话 共筑美好未来
  • 嵩山论坛2019年会大幕开启 促进文明对话 共筑美好未来

    时间:2019-09-26 18:46:57  来源:大河网  作者:

    9月21日,“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2019年会在登封市开幕,90余位海内外嘉宾齐聚嵩山脚下,展开思想交流与碰撞。河南日报记者王铮摄

    □河南日报记者王延辉

    金秋时节,嵩山脚下,一年一度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如约而至。

    9月21日,嵩山论坛2019年会大幕开启。包括世界多元文化的学术代表、海外华文媒体人、新经济专家在内的90余位嘉宾会聚登封,共赴这场文化盛会。

    秉承“互相尊重、求同存异、革故鼎新、文明对话”的理念,专家学者们围绕“文明对话与人类未来”主题,开展对话交流,促进文化交融,推动文明互鉴,共绘世界文明共同进步蓝图,共筑人类美好未来。

    文明对话应对挑战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对话,是文明应有的姿态。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通过文明对话,形成对话的文明,才能合力共创美好未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原秘书长丁奎淞说,连年成功举办的嵩山论坛便是促进文明对话的生动实践,搭建起了世界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对话是什么?是克服危机、重构认同的重要方式。诚如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谢尔盖·霍鲁日所言:“应对世界挑战,一个非常基本的方法就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各种文明通过对话,用包容来替代排他。”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倪培民表示,扭转人类面临的困境,必须通过文明对话来实现,“文明对话指的不是互相对抗、唯我为先的‘丛林模式’,也不是各占地盘、互不往来的‘动物园模式’,而是‘会诊模式’,不同文明都参与人类境况的诊断,集一切智慧力量来应对挑战。”

    文明互鉴共筑未来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有着普遍的共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克服各种困难和逆流的制胜之策,是各国人民紧密合作、开创美好未来的通衢大道。”嵩山论坛组委会主任张广智如是表示。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杨桂萍教授分析,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通过文明对话、文明互鉴,可以消除隔阂对立,共同面对世界性难题,实现合作共赢、共建共享。

    海外华文媒体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本次嵩山论坛2019年会,会聚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我要做一个专业的‘厨子’,用适合海外话语体系的表现形式,‘烹饪’出最好的产品。”“从嵩山论坛上获取精神营养,推动中华文化传播走向海外高端。”……德国“欧洲信传媒”集团总裁范轩、美国《中美邮报》社长屠新时等都表示,要讲好河南故事、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力量助推发展

    人类要迈向光明和美好的未来,离不开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力量,也离不开文明对话和文化支撑的力量。

    嵩山论坛以文化的力量助推经济发展,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原更加出彩增添动力。本次嵩山论坛2019年会专门设有经济论坛,来自新经济领域的专家们围绕“人类未来的文化科技”主题畅所欲言,其独特见解和成功实践为本次年会增添一抹灵动色彩。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荟萃地和文明的标志。”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看来,我们的城市应该能促进文化的活化和永续利用,要突出城市建设的地域化和人性化,保持城市自身的文化识别性和精神内核,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

    “科技应该成为人们连接自然与自己内心的工具,幸福经济将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经济新场景。”音频领域独角兽企业喜马拉雅副总裁李海波、北京华胥氏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宫阿娜、TAOME智能助理发起人钟晓峰等围绕新业态、新经济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未来是最美的风景。在文明对话、文明互鉴中,在文化力量助推下,人类将遇见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