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开封市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70年来开封GDP增长225倍
  • 开封市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70年来开封GDP增长225倍

    时间:2019-09-18 18:28:10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本版为资料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郑松波 实习生邵占坤岳媛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宣传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开封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县(区)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与宏观经济、民生关系密切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从各行业视角反映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封市经济社会取得的发展成就。

    发改委:70年,开封GDP增长了225倍

    9月16日下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开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场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薛志勇以“谋发展促改革·谱写开封出彩新篇章”为主题作发布并回答新闻媒体提问,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市政府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新回答新闻媒体提问。市发展改革委刘杨主持会议。

    薛志勇在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封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说,70年来,开封经济在曲折发展中不断壮大,同全国全省一道取得历史性飞跃。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02.2亿元,是1949年的226倍;1949年,全市财政收入仅45.1万元,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2018年达到140.7亿元。2015年开封率先在全省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13.7∶38.9∶47.4,实现了从农业大市向现代化工业、服务业城市的蝶变。“文化+”战略的率先提出,有力推动了茁壮成长的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开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服务业日益壮大,对开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引领力、影响力全面彰显。目前,全市形成了以8个工业“基石”产业、1个文化旅游“柱石”产业、培育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8+1+N”产业链,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薛志勇说,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大背景下,开封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及河南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奋力发展,交出了一份改革开放的新答卷,在新时代展现出新作为。

    教体局: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9月16日下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开封市教育体育局专场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娄和彦以“不忘初心育桃李谱写教体新华章”为主题作发布并回答新闻媒体提问,市教体局副局长卢玉强、王自松回答新闻媒体提问。

    娄和彦在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封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成就时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开封教育体育人奋斗拼搏,开封教育体育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方面,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公平普惠成效显著,教育保障条件更加优越,教育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以市区为例,1949年开封市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在校(园)学生分别为395人、20576人、5517人,到2018年,达到39908人、88448人、75678人,分别是1949年的101倍、4.3倍、13.7倍。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小学净入学率达9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普惠性学前教育从无到有,到2018年,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67%,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1949年市区幼儿园教职工58人、小学教职工947人、中学教职工431人,到2018年分别达到5502人、4014人、5965人,分别是1949年的94.8倍、4.2倍、13.8倍。在体育方面,群众体育活动亮点纷呈,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市体育场地已由1949年的40个达到现在的6079个,场地总面积75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6平方米。

    娄和彦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历年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均保持在17%以上,增速均在11%以上,全市财政教育支出达328亿元,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校舍面积分别达到了131.4万平方米、558.1万平方米、44.6万平方米、370.1万平方米,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农业农村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84年的41倍

    9月17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开封市农业农村局专场发布会在开封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开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磊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鹏、副调研员谷贵勤回答有关提问。

    刘磊表示,新中国波澜壮阔建设的70年,也是开封农业由弱到强、农民由贫穷到富裕、农村由萧条到亮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70年。据悉,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格)达到450亿元,比1978年增长100倍;比1949年增长260倍。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3元,是有统计以来的1984年(321元)的41倍。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外在古典,内在时尚”最大限度传承古都风貌

    9月17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专场发布会在开封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培仕对开封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他说:近年来,开封文化事业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最好发展时期,百花竞放,异彩纷呈,先后推出了音乐剧《焦裕禄》,豫剧《大河惊涛》,儿童杂技剧《槐树爷爷》等一批原创艺术精品,豫剧祥符调《党的女儿》被评为2019年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作重点项目。为讲好开封故事,传播古都文化,开封市杂技团多次赴日本、泰国、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商业演出和友好访问,受到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2年以来,开封确立“灰色基调,简约仿古,小式建筑、限高15”和“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古城保护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古都风貌,传承了文脉。突出以“三条文化带”(城墙文化带、千年中轴线文化带和古运河及水系文化带)修复展示为重点,加大老城区整治保护力度,穿点成线,以线带面,擦亮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守住生态宜居魅力古都之魂。近10年来,修缮开封城墙外墙体10.9千米,内墙护坡3.8千米,修建了长约10千米的环城墙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既静享文化成果、又美化日常生活的休闲文化广场,使文物资源保护工程成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开封市着力构筑“处处是景、步步留人、日日有节、时时消费、线线有故事、链链相融合”的景城一体全域发展大格局,彰显出了城市的独特魅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十个一”推进机制,坚持“文化+”战略引领,形成了覆盖古城13平方公里的全域文旅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3959.6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6.5亿元,同比增长21.3%。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