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拨云过岭见朝阳——“守初心担使命”脱贫战场显身手之六
  • 拨云过岭见朝阳——“守初心担使命”脱贫战场显身手之六

    时间:2019-09-11 18:40:59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记者归欣

    重重青山连绵,悠悠伊河环绕,站在栾川县潭头村拨云岭村高处,入眼皆是画卷。近几年兴起的避暑经济,不仅火了临近的重渡沟景区,也让这个以前“穷得只剩下云”的贫困村,成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现在旺季基本过去了,不然你们得堵路上。”9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村支书杨来法笑着跟记者说。村子变化如此之大,这位当了30多年支书的“老黄牛”出力最大、也最高兴。

    1987年,32岁的杨来法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三座“山”:没水,村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跑出两公里去挑水;没电,太阳一落全村黑漆漆,照亮基本靠点蜡;最困难的是没路,“伊河一涨水,人就出不去了,孕妇生孩子去医院,也只能靠人背。”

    1989年11月,为彻底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杨来法决定修路。一说修路,大伙儿都热情高涨,但没有资金让所有人作了难,杨来法咬咬牙,在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上拍了桌子:“修路不能全靠政府,没钱我们就自己干!”背着干粮,扛着铁锹,杨来法冲在了最前面,干部、党员、群众都跟上来了。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几年之后,拨云岭修建各类生产生活道路25公里,结束了祖祖辈辈走羊肠小道的历史,也打通了出山的路。2006年,杨来法又争取支持资金60万元修建了大桥、挖掘了水井,村民们“背媳妇过河”、赶天亮挑水的日子一去不返。

    交通改善了,但靠种地的拨云岭还是穷,到201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咱拨云岭人,再不能这样活了。”坐不住的杨来法决定“拓荒”。先到县林业部门咨询,再去外地考察树种,前前后后忙了一个月,2012年2月,杨来法宣布,拨云岭要种核桃。

    不种庄稼种核桃?村里炸开了锅,反对声音一片。胸有成竹的杨来法把这些村民组织起来,到外地考察。看到实情的群众心服口服,拨云岭的1050亩土地顺利栽满了核桃树,并在树下套种油用牡丹。“今年已经进入盛果期,每亩收益4000元没问题。”当初“反对得最坚决”的村民刘银说。

    拨云岭海拔高,牡丹开花晚,一到花期就有不少游客蜂拥而至。“咱村好山好景,能不能搞乡村游?”2015年,杨来法萌生了走旅游脱贫路子的想法,并与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派来的第一书记杨皓博一拍即合。

    在两位“杨书记”的通力合作下,拨云岭率先在全镇进行人居环境改造,把破旧的土坯房“变废为宝”,以浓厚的豫西文化,吸引了大量投资客商。“栾川拨云岭,就是北方的莫干山。我们走过很多地方,最后选择把慢居安放在了这里。”精品民宿项目慢居·十三月合伙人马利说,他们对拨云岭未来的旅游发展充满信心。

    “核桃、牡丹,再加上农家宾馆,现在俺村家家都有增收项目,脱贫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杨来法说,村“两委”的下一个目标是,依托省里的旅游扶贫政策,把村子打造成乡村旅游明星村,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振兴拨云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