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不比楼房比教育 不比财产比希望 漯河市源汇区陶桥村村民“攀比”好家风
  • 不比楼房比教育 不比财产比希望 漯河市源汇区陶桥村村民“攀比”好家风

    时间:2019-09-05 18:00:10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仵树大通讯员王会峰

    村里总共231户991人,已先后走出243名大学生,其中博士生13名,硕士生21名。村民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甚至部分家庭的子女全部都是大学生……这组骄人的数据来自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这个距市区近30公里的偏远小村,经济基础薄弱,信息较为闭塞,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的学习设备及手段,缘何相继有这么多的学生走向高等学府?8月30日,记者走进该村寻找答案。

    “祖辈们历来尊崇孔孟之道,口口相传着我们村与孔子游学的种种故事,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村里就办起了全县为数不多的私塾,非常重视子女教育问题。”陶桥村支部书记陶文博介绍说,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年,村里陶成川、陶翠华两位青年就考上了本科院校,主要靠农业生产为主的村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激发了他们靠教育实现子女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正是在这种“攀比”之下,村民们形成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共识,为了孩子的前途,为了家庭的希望,家长们勤劳苦干,克服种种困难供养学生,部分经济困难的家庭借遍了亲戚朋友,甚至靠贷款供养学生。村里逐步兴起了不比楼房比学生、不比财产比希望、不比排场比教养的良好重教氛围,村民以子女学习好为荣,以考上大学为傲,不仅家长之间,就连学生之间也都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每年村里都有六七人考上大学。

    68岁的陶永谦是一名退休教师,三个子女都考上了大学,大儿子是中科院的博士,从事尖端科技研究,曾参加“神六”、“神七”和航母的研发工作;二儿子是一位本科生,女儿硕士毕业,目前均在深圳工作。“知识改变命运。学生就是家里的希望,在供养学生最紧张的时候,家里借债30余万元,如今,大儿子参加工作后,不仅还清了债务,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他说起自己的子女无比自豪。

    贫穷同样也是一笔财富。陶永谦认为教育孩子就四个字:兴趣、习惯,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孩子们深知家里经济紧张的状况,从来不比吃穿,非常节俭,而且还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立志要学习成才,无论严寒酷暑都坚持学习,常常至深夜。

    村民陶俊国家里三个孩子培养出了两个博士一个硕士,为了供养孩子上学,夫妻俩起早贪黑挣钱,后来摆起了街头小摊卖馍夹菜,也难以供上三个孩子的学费,一到学生开学季,夫妻俩就为学费犯愁,即便如此,夫妻俩仍坚定再苦再累也要供养学生的念头,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尽管没有零花钱,穿的衣服、鞋是亲戚朋友给的旧的,但孩子们从来没有怨言,一门心思用到了学习上。

    记者了解到,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及乡贤也始终关注着、支持着村里的发展,创办企业的村民陶新社曾出资为村里铺设了第一条柏油路,村民陶文鹏等一批创业成功人士则吸纳村民到他的企业打工,增加村民的收入。

    去年村里建起了村史馆、乡愁馆、敬贤堂、党建馆、书画室五个功能馆室,在敬贤堂里,把历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和在外成功人士分别做成英才榜和乡贤榜供村民学习参观,发挥榜样的力量。村民申进贤、陶秋阳等为村里无偿捐赠了价值百万余元的书画作品,大学生们还结合自己特长为村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信息、规划等帮助,每逢寒暑假,回村的大学生们则在敬贤堂里对中小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开展学习辅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