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幸福,是最真切的感受——许昌交出亮丽“民生答卷”的背后(下)
  • 幸福,是最真切的感受——许昌交出亮丽“民生答卷”的背后(下)

    时间:2018-12-25 17:27:02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记者董学彦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烜

    衡量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万家忧乐拼成的“地平线”。

    一年来,不少许昌市民欣喜地发现,老旧小区换了新容颜,街头巷尾建好了“智慧阅读空间”,家门口增添了极漂亮的新校舍,“15分钟民生圈”规模不断扩大……许昌市从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医教文卫入手,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公共保障,把一件件实事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许昌”!

    提品质——“圈”出美好生活

    12月23日晚,虽然天气寒冷,在许昌市西大街的灯光篮球场内,打球的人兴致正浓。“家门口建起了篮球场,晚上也能约上三五好友来打球,可方便了。”25岁的居民徐博说。

    在许昌,183个游园广场散落城区,460多套健身设施遍地开花,市民走出家门15分钟就能找到家门口的免费“健身房”,形成了“15分钟健身圈”;一口气建成130多个社区便利店,形成“15分钟生活圈”;新建和改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15分钟健康圈”……一个个“15分钟民生圈”,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圈”出了百姓的美好生活。

    针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焦点,许昌市也坚持高起点谋划,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

    许昌投入100亿元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去年以来新增学位6.1万个;中心城区建起172个托老站,打造“一碗汤距离”的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全市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许昌市坚持财政向民生倾斜,让城市“面子”越扮越靓,“里子”越做越实,品质不断提升。

    补短板——“改”出宜居家园

    “以前,小区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各种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杂乱无章。如今,我们家属院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变整洁了,车辆停放有序了,住着舒服得很。”12月22日,在魏都区古槐街小学家属院,韦清林老人讲起老庭院改造带来的生活变化,两眼放光。

    作为许昌市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之首,许昌搭乘入选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东风,通过提升质量、完善功能和重塑景观,改造提升了119个老庭院、20个老厂院、34条老街道,新增停车位3000多个,并在老旧小区周边建成了一大批养老、卫生等服务设施,有效解决了老城区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差等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强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喧闹的马路边,一座透明玻璃屋坐落在树丛中,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现代化的内置设施——这样“高大上”的智慧阅读空间,已经成了许昌老百姓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这里设施很齐全,书籍很丰富,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方便。”家住魏都区的刘静说,书屋里有空调、WiFi、饮水机,书香沁人心脾。目前,许昌市已建成“智慧阅读空间”30个,唤醒了都市人沉睡已久的“阅读因子”。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许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目前,全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城乡低保人员、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更加充分;新增集中供暖10万人;全市累计退出184个贫困村,3.79万户14.23万人,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从4年前的4.41%下降到1.27%。

    促发展——“守”出绿水青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许昌人对此感受深刻。

    漫步在清潩河畔,水面波光粼粼,岸边草木郁郁葱葱,脚下的小路曲径通幽……美丽的画面让人仿若置身江南水乡,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公园里建城市,在城市中建公园,许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46%,绿化覆盖率40.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4平方米,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许昌绿”,绘就着许昌人的宜居梦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许昌发展优势渐渐凸显。在绿意盎然的城市中轴区域,阿里巴巴、浪潮集团等科技公司纷纷伸出“橄榄枝”,数据处理中心等电子商务项目、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先后落户,为区域发展增添新动力。

    最好的感受是“幸福”,最美的风景是“宜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许昌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