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郑州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缓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 跑好优质均衡教育“接力赛”
  • 郑州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缓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 跑好优质均衡教育“接力赛”

    时间:2018-12-22 17:33:52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记者周晓荷

    12月18日,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小学美术老师陈颖丽点开“汝河路小学共同体美术教师群”,翻看老师们上传的资源,通过这个由7所学校组成的“教育发展共同体”,她和名校名师线上线下“抱团”,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学生。

    记者从日前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媒体看郑州教育”活动中了解到,为缓解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郑州近5年来累计投入17.6亿元,通过“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等方式支持优质教育资源拓展,让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A

    扩充总量,座座新校都是“样板校”

    一年前,张浩康的妈妈还在为孩子上学发愁:“热门学校人多,离家也有点远。”她没想到,家门口的长江东路第三小学今年如期招生,校长由老牌名校政通路小学原副校长郭淑红担任,不仅硬件好,软件也好,在家长眼里“和名校没什么差别”。伴随着新校启用,周边热门学校春晖小学、长江东路小学的招生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老牌名校是优质教育的“代言人”,一些家长宁愿租住在“老破小”的房子里,也要想方设法把孩子往这些学校送,这导致大班额等问题突出,却也反映出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

    2014年至2017年,郑州市区已新建、改扩建学校143所,扩充学位的同时,通过“扩建挖潜”“一校多区”等模式,将每座新建校打造成“样板校”,以解除家长对新建校“没经验、不靠谱”的担忧。

    选派“名校长”参与学校筹建各个环节,让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相融合,这是二七区确保新建校高标准的实施方案。金水区按照依托名校办新校的思路为新校找“靠山”,以“支持新建学校发展”为原则鼓励优秀教师进驻,全面提高新建学校办学质量。

    B

    抱团发展,优质学校不唱“独角戏”

    除了建新校,还要提升现有薄弱校。陇西小学校长张卫东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薄弱学校交通路小学5年前更名为陇西小学南校区并与陇西小学本校统一划片时,九成家长都往本校挤,今年,四成多家长主动选择了南校区。”

    这种转变,得益于“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二七区以陇西小学、幸福路小学、淮河东路小学等名校为主体,组建了覆盖城乡、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15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各校在打造自身办学特色品牌的同时,坚持“管理联动、教学一体”,推进优质教育“共享”。中原区成立了六大教育集团,教育集团中有核心校、成员校,统一管理、统一教研,带领弱校蝶变,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汝河路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除内部采取专题研讨、网上一体化教研和教师培训等方式共享优质教育外,还和兴华、长江东路、淮河路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了语文学科群,加强互动。

    据悉,郑州市区144所初中已被划分为20个学区,组建成9个学区发展共同体,学区、教研协作区衔接融合。

    C

    教师流动,激活均衡发展“内驱力”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选学校就是选老师。教师流动是撬动教育公平的最有力杠杆。

    曾是兴华小学骨干教师的李娟现在有三个身份:乡村小学袁河小学校长、侯寨中心校副校长和二七区外国语小学副校长。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她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课程从名校带到弱校,“农村学校里的城市校长”让袁河小学备受欢迎。

    金水区于10年前启动教师交流,在实施的第一个5年中,近五成教师实现校际流动,名师不再是名校的“专属”。

    目前,郑州59所直属学校已与各县(市、区)农村学校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对口学校互相选派老师,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或跟班辅导,成为帮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