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张颐武:人们为何如此怀念金庸二月河
  • 张颐武:人们为何如此怀念金庸二月河

    时间:2018-12-18 17:24:08  来源:环球网  作者:

    二月河离去,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小说作家离开了世界,着实令人叹息。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出生于山西。二月河从4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因其“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而被海内外读者熟知,而根据这三部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更是影响了无数人对于清朝历史的认知。

    二月河的历史小说有很多读者,但他似乎是文学界的一个异数。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二月河的小说为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想象和解释历史的角度:一种是来自民间智慧对历史的理解,一种是看天下的通达理解。尽管都是理解历史,但是二月河则完全是从民间视角来看待历史,这与此前的学术界或官方理解完全不同。他对历史的纪录描写并不是单纯地批判,其中还寄托了他个人的思考和民间社会的想法,而且他写的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历史写得很有神采,所以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社会公众,而且还影响了政商两界。因此,二月河的小说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下有巨大的影响,并且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历史框架的一种新解释。他总是从人情和人性揣度历史,尤有其普通人的感觉和体验的一面,让人觉得历史颇为鲜活。

    笔者也注意到,伴随着金庸、二月河的相继离去,在互联网上出现一种担忧,即这两位小说大家的先后离去是否会导致中国文学创作的断层,或者说还能否有人接替金庸或二月河的位置。在笔者看来,尽管时下有很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发表个人的小说创作,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短期内确实难以有人超越金庸、二月河在武侠、历史小说方面的造诣,这确实令人有些遗憾。

    这样的遗憾是正常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金庸和二月河的小说作品都太成功了,特别是令社会大众能够最大限度内了解有关明清的历史。因此,当社会大众对于明清的历史了解达到一定的饱和时,他们也就不需要补充新的“知识”了,这也正是短期内难以有人超越金庸、二月河地位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也期待对历史有深刻把握和理解、有史诗品格的历史小说出现。

    同时,很多人拿时下流行的清宫剧与二月河的“帝王系列”电视剧进行对比,认为现在的清宫剧缺乏历史厚重感,也不如“帝王系列”那样严肃。在笔者看来,现在的清宫剧之所以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其实与当年二月河描写“康乾王朝”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二月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将“清朝热”推向了高潮,他没有试图从一般那些反封建等角度认识批判历史,而是将历史进行情景化理解,进而体会那些人的具体情况。时下的清宫剧尽管在深度、影响力方面不及二月河,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们仍然是在“清朝热”的延长线上。

    金庸、二月河的相继离去对中国文学界而言确实一大损失,特别是二月河将此前一直被人们感觉有些微妙的清朝史,通过民间正说的方式,使清朝史得以普及,并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让他的写作存在争议。诚然,作为小说家的金庸、二月河对历史的解读未必与历史专家的理解相吻合,但却合乎了时代的趣味。(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