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高效课堂”长啥样?来这些学校看看就知道了
  • “高效课堂”长啥样?来这些学校看看就知道了

    时间:2018-12-01 18:16:19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商报 记者马俊峰李志远

    首席记者訾利利

    近些年来,留心教育的人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些词汇:“高效学习”“高效课堂”“高质量教学”等。这些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啥是“高效课堂”?哪个阶段最需要“高效学习”?不少家长刚接触这些词汇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疑问。11月29日,郑州市中原区教体局组织了三场不同“年龄段”的“高效课堂”教研展示会,为我们揭开“高效学习”的“神秘面纱”……

    幼儿园

    活性教育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世界

    11月29日上午,郑州市中原区教体局“高效课堂”区域教研学前教育专场在中原区绿东幼儿园集结召开。

    作为中原区幼儿园阶段“高效课堂”的代表,绿东幼儿园园长李艳霞带领着自己的教师团队,从主题演讲、课程展示、现场互动等几个方面,诠释着他们眼中的“高效课堂”。

    “绿东幼儿园构建出‘活性教育’的课程框架。”中原区绿东幼儿园副园长沙莎说,在绿东,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微型博物馆,儿童不再是单纯的观看者,而是在博物馆情境中的学习者、实践者、劳动者、研究者、创造者。“我们希望打造园内和园外资源的共同体,为幼儿提供广博的探索空间。”

    小学

    打破不同学科间的“隔阂”

    那边幼儿园会场的老师们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这边同一时间,上百名中原区所属小学的老师们,集中在郑州市实验小学,共同分享着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在“高效课堂”上研究出的成果。

    为了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近年来,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一直尝试着在“整合”上做文章。

    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涂晓莉主任介绍,除了学科内的整合,跨学科的整合也是该校一直以来的重点尝试。

    如何打破不同学科间的“隔阂”?

    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在“主题课程”上找到了方向。

    该校利用学校的种植区,在学生中开展了多学科整合的主题课程《小苗成长记》。

    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分组实地测量,用数学知识估算出实际种植的棵数;科学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牵牛花等各种小苗生长的过程,并做好记录;语文老师则带领学生在习作课上,让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一堂课程多角度“诠释”,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通过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式课程,让学生在观察、记录、思考、习作的同时,也见证自己生命的成长。

    中学

    “课程统整”提升学生素养

    幼儿园、小学会场频频“发力”,在郑州73中进行的郑州市中原区“高效课堂”区域教研与教学工作会初中组的教研活动也“不甘示弱”。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郑州73中在践行“高效课堂”过程中,通过整合联系,提出了“课程统整”的教学创新。

    “传统教学仅仅局限于某个课时、某单元设计与实施,忽略了学生素养的长期培养和可持续发展。”郑州73中副校长柴阳侠表示。

    在她看来,居于课程核心的目标往往是跨课时、跨单元、跨模块、跨学期,甚至还有跨学科的。

    在29日上午三场研讨会结束后,郑州市中原区教体局又在当天下午召开了中原区教育体育局“高效课堂”区域教研与教学工作会”。

    “过去人家认为中原区教育好、教学质量高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但今天上午听完演示课大家就会发现,这个认识是错误的。”中原区教体局副局长翟建军表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