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中原追梦 | 洛阳篇 伊滨区:打造伊洛山水宜居城
  • 中原追梦 | 洛阳篇 伊滨区:打造伊洛山水宜居城

    时间:2018-11-27 19:01:30  来源:大河网  作者:

    伊河南岸美如画 潘郁摄

    □河南日报记者田宜龙 通讯员陈晓辉

    初冬时节,洛阳市伊滨区一派火热的建设、发展景象,散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李村镇兰台嘉苑小区,新搬进小区的群众喜气洋洋,一栋栋楼房里传出欢声笑语,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加快实现。

    ——站在万安山极目远眺,伊水游园伊滨段绿意盎然,碧波荡漾,高铁沿线树木郁郁葱葱,优美的生态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来到寇店镇舜帝庙村,天然气实现“户户通”,垃圾分类处理成为新风尚,配合景观树、景观廊亭,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

    ——看重点项目建设,华耀城项目落地、第一中医院新区医院开工奠基、烟厂易地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国内首款无驾驶舱无人驾驶拖拉机“超级拖拉机1号”诞生……经济发展后劲儿十足。

    “十三五”以来,作为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之一,伊滨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省委、市委的要求与新伊滨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伊洛山水宜居城、城乡统筹示范区”。

    聚焦高质量发展 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产业兴则伊滨兴,产业强则伊滨强。当下,伊滨区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双高引领”,以“3153”产业工程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科技新城、洛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中心城区“双高引领”产业示范区。产业转型路径更加清晰、共识进一步凝聚。

    据介绍,伊滨区“3153”产业工程,即发展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三大产业集群,打造一流科技新城,构建以商贸物流综合体、楼宇经济、电子商务和电子信息服务业、文化金融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抓好钢制家具转型升级、通航产业园建设、佃庄食品工业园区建设等三件大事。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近年来,伊滨区以自创区辐射区建设龙头带动,以众创空间和科技创新轴建设核心引领,以专业园区建设集聚发展,以企业、平台、载体、人才等建设丰富内涵,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新高地。

    目前,按照全市自创区建设规划纲要,伊滨区正加快推动自创区建设规划及创新轴规划落地,加快申报省级高新区,加快建设中科信息、创智广场、中兴北斗等专业园区。同时,实施“提质增效”工程,积极申报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进一步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引擎。

    开放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伊滨区着力巩固和扩大开放招商成果,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围绕“三强”企业,进一步创新招商模式,提高精准招商水平,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新突破。

    如今,总投资100亿元的华耀城项目、中信重工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二期)、兰迪新型真空玻璃装备产业化项目、凯盛科技超薄信息材料深加工项目等重大项目接替有序、加快落地。同时,投资35亿元的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腾地工作顺利进行,洛阳第一中医院新区医院开工奠基,洛阳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主体封顶、国内首款无驾驶舱无人驾驶拖拉机“超级拖拉机1号”诞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动能和后劲。

    践行绿色发展 打造伊洛山水宜居城

    伊洛山水宜居城,是洛阳市委、市政府赋予伊滨区的重要战略定位。

    如今,伊滨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动国土绿化、环境治理、城建提质、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盈。

    来到伊水游园伊滨段,漫步绿树掩映的伊河岸畔,新苗盎然勃发,让人怡然自得。

    今年,按照洛阳市委、市政府“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量增绿”的要求,伊滨区以二广高速廊道绿化带、高铁生态廊道绿化带、二广高速伊滨站枢纽绿化项目为骨架,以10个生态游园绿化项目为点缀,持续推进全域绿化,增绿量、造绿廊、筑绿带,实施了一批大手笔绿化工程,累计完成国土绿化面积3万余亩,城市核心区实现了应绿尽绿、品位提升。

    以水润城,伊滨区得天独厚。伊滨区主动融入“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工作,加快推动伊河、伊东渠等河渠截污治污及河渠沿线游园、小湿地建设。不仅如此,伊滨区还将加快推进伊滨中轴线水系工程,适时引水补源,早日实现“一渠春水向北流”的城市水系建设目标,着力绘就蓝绿交织、山水相融的美丽图景。

    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伊滨区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在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方面,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在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方面,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此外,伊滨区还深入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坚持以人为本 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伊滨区坚持核心带动,坚定不移推进中心城区建设,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助推“伊滨板块”强势崛起。

    以规划引领促进协调发展。伊滨区坚持以人为核心,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一中心三组团一特色多亮点”城乡发展战略,构建“三级联动”城乡总体布局,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在推进中,伊滨区加快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格局,加强与洛北、洛南、偃师、伊川等片区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推动寇店、庞村、佃庄及南部万安山区域特色化协同发展。

    以轴带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立足中心城区发展格局,伊滨区全面启动中央公共服务轴、科技创新轴建设,打造高端一流、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环境。

    按照“突出中轴,彰显特色”的要求,伊滨区中轴带重大公共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伊滨大剧院、音乐厅建筑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科技馆、会展中心等重要场馆和中轴带水系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在科技创新轴建设方面,以科技大道为轴线,以机器人产业园、中信重工、创智广场等现有科技项目为基础,突出“双高、双创”,加快谋划引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向科技创新轴集聚发展,强力打造“科技新城”名片。同时,伊滨区着力拓展职业教育园区,以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等为支撑,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形成南北贯通的“职教园区带”。

    以路网建设夯实基础能力。按照“强化功能、重在联通”的原则,伊滨区加快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实现与洛北板块、洛南板块、“六组团”的全方位对接。

    一方面,织密中心城区路网,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兰台路、司马光路、孝文大道、玉泉街等“三横六纵”骨干路网。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外联内通工程。向西谋划玄奘路与洛龙区南环路的连接连通;向北打通光武大道伊河以北段,实现与古城东路、中州东路的连接;完成汉魏大道北引线工程;向南推动二广高速东辅道向伊川延伸,谋划建设伊(滨)伊(川)快速通道;向东完成开元东路加宽工程。此外,伊滨区还积极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服务好通用航空机场、铁路枢纽等项目建设,促进形成立体化、区域枢纽型交通体系。

    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伊滨区出台了《伊滨区加强乡镇工作“三结合”工作实施意见》《伊滨区实施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实施意见》《中共伊滨区工委关于在基层党组织推广“三级九制工作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和工作方案,加快镇、村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加快中心城区镇改办工作,实施庞村镇、寇店镇、佃庄镇镇区所在地村改居工作。全面部署推进寇店镇乡镇工作“三结合”、信访稳定工作、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工作。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伊滨区将按照洛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新高地、伊洛山水宜居城、城乡统筹示范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伊滨区宣传部提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