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从贫瘠荒山到“聚宝盆” 河南水利建设带来良田美池
  • 从贫瘠荒山到“聚宝盆” 河南水利建设带来良田美池

    时间:2018-07-31 19:55:32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商报记者孙科

    站在南阳市西峡县田关乡孙沟村半山坡上,一棵棵果树枝繁叶茂。2001年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只有350元。昔日贫瘠荒山是如何变成今日“聚宝盆”?这其中,离不开我省水利工作的大力支持。

    脱贫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帮这个贫困村脱了贫

    “前些年,俺们这渠道荒废,浇地纯靠地下水,地下水位是越来越深……”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何寨村农田边,当地一名村干部回忆说。如今,新挖的河渠缠绕在农田周围,全镇六万多亩耕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地下水位也开始回升。

    近年来,我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精心组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仅2016年冬至2017年春,全省就新修堤防1700多公里,疏浚河道近300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03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8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37万亩。

    南阳市西峡县田关乡孙沟村依靠西峡县水利局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开荒拉土种果树,村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已达到1.5万元,果园还带动了周边10个村的发展。

    据省水利厅介绍,多年来,河南省持续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仅2017年,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完成坡耕地改造2万亩,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防汛我省初步建成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

    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杜河村位于龙王寺水库的正下方,杜河环村而过,这里雨水来得快、走得快。汛期一到,当地村干部经常是彻夜难眠。针对小水库防汛,他们进行了明确分工。根据雨量大小,县、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随时上岗,上下游之间保持联动,一旦出现险情,及时通知下游村庄撤离人员,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据了解,如今,我省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健全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了防御山洪灾害的“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体系;小型水库建立了责任卡,落实了行政、管理、技术责任人。

    截至2018年汛前,我省建成2651座水库(其中大型26座、中型123座、小型2502座)、5级以上堤防1.97万公里、蓄滞洪区14处、万亩以上灌区333处、大中型水闸365座、机电井123万眼。2014~2016年230处抗旱规划引调提水项目投入运行。初步建成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这是防汛抗旱调度与决策的“硬件”支撑。

    监管我省5.2万余名河长全部到位

    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全面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5.2万余名河长全部“到岗到位”。部分乡镇还结合实际出台了村级工作方案。方案对全省境内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以及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下、对当地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河流全部纳入各级河长监管范围。

    在城市,许昌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盘活了市区水系,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平顶山通过湛河综合治理,调清水入城,把湛河两岸变成了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在乡村,商丘夏邑县北岭镇8公里长的大利民沟面貌一新,碧波荡漾,当地把沿河风景带同时打造成富民的产业带;郸城县胡集乡崔家沟原来荒草丛生,如今清水充盈,河岸绿树成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