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郸城贫困户家门口变身“上班族”
  • 郸城贫困户家门口变身“上班族”

    时间:2018-05-17 15:17:06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巴富强通讯员胡恩来李岩)5月11日中午,郸城县李楼乡雅韵服装厂内,赵淑兰刚忙完手中的工作,便和记者拉起了家常。“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家门口建成扶贫车间,我现在又当上厂里的领班,每个月能拿到3000块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提起现在的生活,赵淑兰满面笑容。

    今年34岁的赵淑兰家住李楼乡孔楼行政村,丈夫王艳磊身患残疾,两人育有3个子女。长期以来,种地打粮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赵淑兰家被评为村里的贫困户,夫妻两人享受了低保,小儿子解决了户口问题,村里来了工作队,对赵淑兰家进行了定点帮扶。2017年5月,周口雅韵服饰落户李楼乡,赵淑兰被安排进厂务工。赵淑兰为人厚道,做事认真,很快成为领班,工资由原来的2500元增长到3000多元。

    “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灰蒙蒙的,看不到啥希望,现在不一样了,感觉生活很有滋味。我打算以后办个养殖场,争取早点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谈到今后的打算,赵淑兰笑得更加开心。

    郸城县通过实施“凤还巢”工程,加强与成功人士、在外务工人员沟通交流,开展“返乡创业·圆梦行动”,引导动员在外人士回乡创业48家,带动贫困群众上万人家门口就业,同时也壮大了家乡产业扶贫力量。

    今年37岁的刘艳菊是秋渠乡高小庄行政村的贫困户,这几年,父母年迈,丈夫生病,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很艰难。同村的高雪义回乡创办了意云服装厂,刘艳菊经过乡里组织的培训,在家门口服装车间上班,从贫困户变身“上班族”,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做的是呢绒大衣最后一道工序‘锁边’,一件衣服20元,一天可缝五六件,一个月能挣3500元工资,农忙时还能请假回家帮忙,俺是挣钱顾家两不误。”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定位器”和“铁抓手”。“短期靠扶持,长期靠产业;短期靠政策,长期靠发展。”郸城县县长李全林坦言,要想富腰包,首先要富脑袋,思想观念的转变才是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根本所在。

    郸城县把发展产业作为最有效、可持续的脱贫方式,结合从事制衣、制鞋、制伞等手工业加工的优势,坚持“县有企业总部、乡有生产车间、村有加工站点”的布局,引导1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把车间“搬”到乡村,在农村闲散土地上建立了86个乡村扶贫生产车间,实现所有贫困村扶贫车间全覆盖,吸纳两万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那些平常“拿铁锨把”的困难群众成为企业的“保安员”“保洁员”,那些“拖家带口”的“巧媳妇”“巧婆婆”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多面手,增强了贫困群众靠双手致富的信心和志气。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