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发展生态产业带 要打好“黄河牌”
  • 发展生态产业带 要打好“黄河牌”

    时间:2018-01-23 16:54:41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商报记者王乔琪宋晓珊

    李江瑞高云陈诗昂

    省内黄河沿线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黄河已然是我省手里的一张“王牌”。不过,相比沿黄其他省份的“大动作”,河南对“黄河牌”的打造显得有些后劲不足。手攥“王牌”,如何打好、怎样谋划?

    【问题】

    河南手握“黄河”王牌

    生态文化建设却后劲不足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河南711公里,贯穿洛阳、郑州、开封三大古都,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从峡谷型、过渡型、悬河型等河道景观到高山、峡谷、平原、滩涂湿地等自然景观,傍上这份天然优势,省内黄河沿线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黄河已然是河南手里的一张“王牌”。

    黄河沿线的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龙门石窟、少林寺、陈家沟、郑州黄河游览区、清明上河园等已开发为旅游景点,但由于这些景观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大多数都各自为营,缺乏有效整合。

    在九三学社的省政协委员们看来,这样缺少统一规划、缺少主打品牌,河南的黄河生态文化建设明显后劲不足。

    【急迫】

    沿黄省份打出“黄河牌”

    河南也要紧随其后

    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从青海起源,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最终在山东入海,沿途的这9个省(区),被誉为“装点中国经济体魄的金腰带”。

    在这个金腰带上,不少省份铆足了劲,打出“黄河牌”。青海全面推动以三江源为核心的黄河黄金旅游带,宁夏高规格打造黄河休闲旅游产业带,陕西已开通沿黄河旅游公路串联各大旅游景点,山东打造沿黄“绿色长廊”和东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不少政协委员纷纷发声:开发利用黄河品牌十分必要和紧迫,河南不能再等了。

    手握黄河这副好牌,怎么打、如何布局显得至关重要。

    建议

    如何打好这副牌政协委员纷纷“支招”

    为此,省政协委员提出了《打响“黄河牌”,建设沿黄生态文化产业带》的建议,并给出了具体的规划蓝图。具体来说就是规划建设黄河文明馆,作为黄河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全世界了解黄河的窗口。同时,规划黄河南北两条沿黄公路,将河南沿线的山区、库区、滩区、湿地、生态带和历史遗迹、文博馆院、红色旧址等贯通起来。此外,沿黄公路可兼具机动车通行、游览、骑行、徒步等功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

    除此以外,要打造一批5A级景区、一批实景演出、一批拓展教育基地、一批医养设施、一批特色小镇,提供更多的游憩空间和休闲产品,打造中原文化精品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按照这个蓝图,未来沿着711公里的道路走上一圈,黄河景观便可一览无余,黄河将成为河南名副其实的一张文化名片。

    省政协委员张朝祥也提出了打造黄河两岸经济带的建议。他建议,发挥黄河经济带中部地带优势,以点带面,有序推动黄河经济带上多个重要的增长极。同时,抓住河南自贸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大发展的契机,加快黄河经济带建设,使河南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