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人民更安全 群众更满意——2017年河南省政法工作亮点回眸
  • 人民更安全 群众更满意——2017年河南省政法工作亮点回眸

    时间:2018-01-22 16:01:43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小学生为等候礼让车辆“点赞”

    平安校园宣传进家庭

    □河南法制报 记者李鹏飞荆锐李慧/文记者宁晓波/图

    核心提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平安河南建设奋斗的目标。2017年,全省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化平安河南建设,全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进一步提升,2017年下半年分别达到93.51%和90.56%,较2016年分别上升2.09和1.6个百分点。

    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平安河南建设,2017年下半年全省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再创新高,分别达到93.51%和90.56%,同比分别提升2.09和1.6个百分点。执法满意度第一次突破90%。

      部署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

    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一直是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处理难度大。如何化解?

    焦作市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实行政法系统“一把手”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减轻内部阻力,切实推动了一大批信访积案的真正解决。

    5年前,焦作市傅某的父亲在某医院接受治疗时死亡。傅某认为父亲的死亡医院有责任,提起诉讼。后因傅某对医疗事故鉴定和法院判决不服,此案成为信访积案。针对傅某的情况,焦作市委政法委成立的信访积案处理工作专班展开调查,并组织有关专家人员召开了专门的听证会进行研究,在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积极组织傅某和医院双方进行调解。摆事实、重证据,经过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问题得到圆满处理。

    这是我省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2017年,全省坚持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在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洛阳、南阳综治领导责任制,郑州网格化防范非法集资,许昌综治中心建设等6个经验做法得到展示播放。

    2017年7月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平安建设表彰大会,省委书记谢伏瞻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甘露强调,要以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为龙头,以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一手抓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问题的解决,狠抓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三项重点任务,努力提高预测预警预防风险的能力水平。

      举措

    1

    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让人民更安全

    2017年7月10日,郑州市金水区视频监控中心监控到了辖区发生的一起伤害致死案。案发后,民警通过视频追踪确定了案发的具体事件、作案人数、涉案车辆及嫌疑人逃跑轨迹等信息,历时5小时将嫌疑人成功抓获。

    全省政法战线认真落实省综治办、省发改委、省公安厅《河南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年”活动,加快重要部位、复杂场所和农村薄弱地区视频监控建设和联网,不断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实现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织就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地处豫皖交界的沈丘县,一度案件频发。2017年年底的一个深夜,盗贼潜入窦老太家,牵走10只羊。68岁的窦老太伤心不已。没想到,几天后,保险公司送来4000元赔偿金。原来,县财政今年拿出150万元,为30.4万户居民上了治安保险。谁家的牲畜被盗、农机具被偷,10天未侦破,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沈丘县综治办主任董磊说,县政府购买服务后,重在考核乡镇理赔质量、发案数量,强化公安部门破案责任,有效减少了“发案不报案、报案不破案”的情况。

    据了解,省综治办、河南保监局积极推动保险业参与平安建设、化解社会风险,着力推行治安财产保险,加强对多发性盗窃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目前,全省已有118个县(市、区)共出资4423.9万元为群众购买了治安财产保险。

      2

    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社会更和谐

    前不久,河南洛阳的许某患抑郁症入院治疗期间猝死。亲友围堵医院大门,摆花圈、停尸体。调解员杨彦琦花费12个小时,成功劝解死者家属将尸体移入殡仪馆。第二天,杨彦琦又以陪审员的身份参与调解,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调解协议。

    在洛阳,医患纠纷化解渐入正轨。洛阳市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处置中心,聘请退休的医院院长、法院院长等兼任人民调解员,组成一支专业、精干的调解队伍。

    全省政法战线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针对53项具体举措,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促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构建政法机关、行政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平台、组织实现全覆盖,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办理。目前,全省共建成县级平台218个、乡级平台2493个、村级平台4963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873个,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室857个,人民调解组织5.5万个。

    全省还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切实预防“民转刑”命案专项行动,建立定期报告、集中调研、重大案件联合调查、定期通报、责任查究等5项督导机制,加大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特别是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市县乡三级分别建立两年、一年、半年以上未化解纠纷台账,每月对账督办,直至化解销号。

    3

    夯实综治基层基础让群众更满意

    近日,洛阳某小区居民张女士不小心将存有数万元的银行卡丢失,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小区所在网格的网格员。网格员得知情况后,根据张女士所说信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成功将银行卡找到。“遇事先找网格员,因为他们对小区情况最了解。”张女士话语中充满了信任。

    据了解,全省政法战线持续落实《河南省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综治中心的组织体系、内部设置、运行机制,切实强化综治工作的枢纽和平台作用。目前,全省99.8%的乡镇(街道)、98.1%的村(社区)综治中心完成了规范化建设任务。省综治办、省普法办、省法学会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法律服务站的通知》,全省建成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2456个,村(社区)法律服务联络点48488个,实现了法律服务站建设全覆盖。

    同时,省综治办、省公安厅联合省教育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开展了“平安校园”“平安汽车客运站”“平安商场”等10个行业平安创建活动以及“和睦家庭”创建,以小平安促进大平安、以行业系统平安促进全社会平安。

    每年3月份,全省都会组织开展“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月”活动。省综治办联合省普法办、省法学会连续两年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组织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法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实现了条块齐动员、乡村全覆盖、服务到基层的目标。据了解,2017年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为68.59%,达到历史新高。

    2018年,我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