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河南“名师”云集、兵分“两路”,只为上好这堂“课”
  • 河南“名师”云集、兵分“两路”,只为上好这堂“课”

    时间:2017-11-22 15:57:15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屈晓妍

    11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赴河南的宣讲报告会言犹在耳,省委宣讲团和十九大代表报告团分赴各地市、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开展宣讲的活动正在全面铺开。

    今日的《河南日报》第2版,已经刊发了裴春亮、孟瑾两位十九大代表报告团成员赴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的消息。

    相关报道:

    【领航新征程·十九大代表进基层】裴春亮:结合自身经历宣讲直击心灵

    【领航新征程·十九大代表进基层】孟瑾:弘扬工匠精神争做大国工匠

    干部学者和基层代表成为“老师”,基层一线就是“教室”。推动十九大精神在中原大地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是十九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和十九大代表报告团的重要使命。

    这些“老师”都是怎么选出来的?这些“高端”却不失鲜活的“课”都要在哪上?河南日报客户端“金观察”为您解答。

    首要政治任务

    站在历史的坐标和时间的节点上,十九大报告对未来图景作了生动铺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11月1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我们要切实做好这次集中宣讲工作,更好地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而早在十九大期间,10月23日,河南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谢伏瞻在主持召开河南团全体会议时就强调:

    我们要以空前的重视、空前的投入,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激励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11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下发,明确要求从现在起到明年1月底前,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组建省委宣讲团,组织部分领导干部、社科理论专家等,到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省直机关、省管高校、省管企业开展集中宣讲。组建党的十九大代表报告团,组织部分党的十九大代表深入基层宣讲。

    在11月7日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上,谢伏瞻再度指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空前的重视、空前的投入,从国家到全省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要上什么“课”?

    如此重要的“课程”,都要讲些什么?

    其实,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王沪宁的讲话,堪称十九大精神宣讲的总体部署,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宣讲报告团的“备课指南”。

    王沪宁说,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七个“讲清楚”:

    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

    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

    讲清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讲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而“课堂”都要设置在哪?

    王沪宁表示,“要到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同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细节上,王沪宁要求中央宣讲团成员“认真学习备课”,“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全面准确宣讲,创新宣讲方式,回应干部群众关切,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到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10月29日在兰考县与基层党员干部共话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时,也曾提出要求,“要结合实际贯彻,推进十九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要灵活多样宣传,确保十九大精神走进基层、入脑入心”。

    他说,对十九大精神,基层干部群众十分关注,有很多政策想弄清、很多情况想了解。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基层、入脑入心,既要“扎天线”,把中央精神把握准、阐释好,更要“接地气”,用“老百姓的话”把报告中那些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换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坚持广泛多样,注重生动灵活,突出宣讲实效,真正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使十九大精神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名师”都有谁?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如何把宏大的国家叙事落实到一线工作的实际中去?这考验着参加宣讲的各位“老师”的功底和智慧。因此对参加宣讲人员的择选,也应是十分考究的。“为人师表”的“范儿”他们都有,“传道授业解惑”,他们也行。

    单论省委宣讲团,与十八大时相同,由12位正厅级领导干部和12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

    其中,有7名十九大代表,分别是: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省直工委书记李恩东,团省委书记王艺,省人社厅厅长刘世伟,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田立文,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省通信管理局局长宋灵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24位“老师”中,省纪委副书记吴宏亮、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刘道兴、郑州大学教授辛世俊,此前均参加过十八大精神宣讲。

    而十九大代表报告团的成员,全部来自基层生产工作一线。有“最美村官”裴春亮,有小麦育种专家茹振刚,有人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有人是创新不辍的劳动模范。通民情、知冷暖,他们能“承上启下”,立足自身,切实传达十九大“好声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