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首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 听大咖聊中华文明起源
  • 首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 听大咖聊中华文明起源

    时间:2017-08-24 18:18:4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张馨予

    □本报记者温小娟

    1928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商代晚期遗存,晚商的历史得到证实。后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等的发现,又不断把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推进。那么,中国早期文明是一种怎样的样貌?“最初的中国”是如何形成的?

    8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开幕,国内考古界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聊“中华文明起源那些事儿”。

    为何选择新石器时期文明课题作为首届论坛的主题?对此,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这一时期是中国考古学的开端,“更重要的是,新石器时代考古是我们研究史前史的重要内容。史前这段时期,在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农业的出现、文明的起源均在这段时期。此外,近些年,新石器时代考古取得的重大发现,使我们对中国五千年文明这个原来只是传说的时代有了一个清晰轮廓。”

    “此次论坛聚集了参与新石器时期各文明遗址发掘的专家学者,包括贾湖遗址、庙底沟遗址、良渚遗址、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等,期望通过这样一个高水平的论坛,来促进各个区域文明化进程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王巍说。

    著名考古专家戴向明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是超级聚落出现与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他说,结合大型建筑、高等级墓葬等重要的考古发现,现在可以推知,至少良渚、陶寺和二里头、石峁时期应当已发展形成了各区域最早的“雏形国家”;这些最早形成的“雏形国家”兴起和衰落的时间有很大差异,其中以良渚出现最早,二里头等则晚至青铜时代的初期。这些早期国家在各区域此起彼伏,到商周时期则形成鼎立中原而辐射四周、多元一体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论坛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介绍了漯河舞阳张王庄遗址的发掘情况。他说,该遗址历经8次发掘,已发掘出骨笛、家养猪及确切的栽培稻作遗存,还发现原始文字或符号资料、原始宗教资料。

    河南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宝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评选的“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省入选17项,独占鳌头。自1990年开始评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河南省先后有43项考古发现入选。

    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表示,希望充分发挥论坛的参谋功能,“探索文物保护的新方法,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