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鹤壁:“三位一体”循环发展
  • 鹤壁:“三位一体”循环发展

    时间:2017-08-23 17:49:3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张馨予

    □本报记者杨晓东

    废渣用于生产新型陶瓷、废水里“捞”出新产品项目、废热多环节梯级利用……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鹤壁市各个生产领域经由循环经济不断蝶变出新的成果。

    2005年,鹤壁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市。鹤壁市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抓手,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形成了煤电化材、金属镁、工农复合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驰放气’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直接燃烧处理十分浪费而且污染大气。”8月20日,在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的宝发能源公司,总经理张国杰介绍说,“我们先将氢气从废气中分离,再除去水和二氧化碳,得到的大量甲烷气体经过液化存储在LNG(液化天然气)储罐里,公司80多台大货车都使用我们自产的LNG代替柴油,运输成本能节省三分之一。”

    同时,经过工艺改进,该公司使用粗甲醇合成二甲醚,由于利用了前面环节产生的蒸汽,每吨产品可节约成本400元。收集起来的可燃废气进入锅炉燃烧产生蒸汽,对蒸汽减压该公司没有用安装减压阀的简单处理方法,而是加装一个发电机,通过蒸汽余压每小时能产生600千瓦时的电量。

    对化工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废弃物被吃干榨净,生产出了新产品,节约了能源,优化了生产流程,这个过程中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了共赢。

    宝发能源是鹤壁市发展循环工业的一个范例。鹤壁市加快建设循环型工业体系,以循环化、减量化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间相互衔接,完善煤电化材循环产业链、拓展食品加工循环产业链、延伸镁精深加工产业链。同时,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高效农业实现源头减量化,通过工农复合完善农业循环链,整合资源推进养殖清洁化。

    “鹤壁是畜禽养殖大市,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动物粪便。”淇县天邦菌业公司负责人张坤说,“我们计划投资10.05亿元建设双孢菇等食用菌生产基地,20吨牛粪、鸡粪可制成1吨生产双孢菇的干料,预计食用菌生产基地每天能利用15吨干料。”

    大用、永达等龙头畜禽企业通过拓展食品加工循环产业链,利用动物羽毛、血水、骨头等废弃物生产副产品,年处理鸡羽毛3万吨、鸡血1万吨、鸡骨4万吨。

    在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鹤壁市加快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2016年鹤壁市出台了第一部地方性法规——《鹤壁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条例》,以刚性约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极大调动了全市上下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鹤壁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该市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7%,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减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鹤壁市先后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城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