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规下工业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高。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摄
编者按:
在广东努力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的背景下,惠州近年来经济发展良好,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呈现出诸多亮点。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出炉之际,《南方日报·惠州观察》即日起推出“经济第一线·聚焦经济主战场半年报”系列报道,透过一组组数据看惠州经济发展的态势。敬请垂注!
近年来,惠州不少大企业发展较快,而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情况如何?
日前,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发布的《惠州2017年1—5月规模以下工业经营情况简析》显示,截至5月,惠州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共有有效调查样本企业164家,其中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106家,已关闭企业46家,停产企业12家。调查显示,样本企业经营状况平稳向好,企业经营信心已开始增强,但其后续发展仍存一些困难,既需政策精准扶持,也需企业发力突破。
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
主营业务收入 12家企业同比增加超过200万元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1—5月,受调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2555.43万元,上年同期为18827.81万元,增加3727.62万元,同比增幅达19.8%,环比增幅则提高16.4%。“虽存在春节假期影响一季度增速的原因,但同比仍显示企业收入增长趋稳的态势。”
数据显示,在这些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绝对值超200万元的企业有12家。
其中,惠州某压铸有限公司、秋长某家具有限公司,因企业原本体量较大,本年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导致收入大增。
同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缩减超200万元的有4家,共减少1966.57万元。例如,惠州市某实业有限公司、博罗某制衣洗水有限公司是因企业订单萎缩、难以维持而近期关闭;惠州某服装有限公司因本年度无订单而停产。
该负责人介绍,这16家企业对于总体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大。但从增减比例来看,样本企业整体表现出增长动能超过衰减速度的特点,显示惠州受调查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稳健向好。
数据显示,受调查企业中,预计三季度生产增速持平或增长的比例为77.4%,而一季度为72.9%,表明更多的企业不仅认为企业现阶段经营维稳,而且对下半年经营信心也略有增强。
盈利能力 预计四季度利润突破千万元关口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1—5月,受调查企业实现利润264.1万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144.07万元,利润绝对值增加408.17万元,增幅绝对值高达283.3%。
其中,有5家企业利润增加值超30万元。例如,惠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属于正常经营目录企业,之前一直在亏损状态下艰难维持,今年经营情况趋于好转,亏损大幅减少。“从整体汇总看,因上年同期列入调查的样本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本期实现扭亏为盈,所以增幅绝对值也较高。”该负责人说。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称,通过近两年跟踪调查发现,惠州规模以下工业调查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高。2015年三季度至2017年二季度,每季度利润分别是-216.85万元、-109.3万元、-72.5万元、-118.42万元、59.84万元、773.24万元、143.54万元、264.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受调查企业的整体盈利数据呈低开高走态势。该负责人表示,因规模以下工业利润指标按累计数统计,而其利润区间正逐步上移,如保持现在的盈利趋势,预计2017年四季度惠州规模以下工业列入调查的企业利润有望突破千万元关口。
存在问题 近七成受访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
数据显示,截至5月,受调查企业薪酬支出共3849.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91.27万元,增幅为18.2%,与主营收入、成本同比增幅接近。而用工人数本期为2541人,同比仅增137人,增幅为5.7%。“薪酬支出同比增幅明显超过用工人数增幅,可看出用工成本增长较快。”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如是称。
该负责人介绍,问卷调查也显示,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高达67%的企业认为是用工成本上升快,排在第一。65.1%的受调查企业选择原材料成本高,排在第二位。与一季度相比,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问题依然是困扰着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据调查,1—5月惠州受调查企业人均月薪酬3030元,上年同期则是2710元,用工成本同比增加11.8%,小企业负担较重。而原料方面,以受调查企业涉及较多的制鞋、制衣、电子产品类为例,材料成本“涨”声不断,成企业长期发展的拦路虎。
应对建议 借助政策扶持发力转型升级
面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有何应对之策?
“扶持政策要落实、更要精准。”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相关负责人建议,目前企业人工成本高企,用工市场大环境短期难以改变,另一个着手点在于员工社保、公积金等缴纳政策优化,建议给予企业按经营情况灵活调整部分比例的权限等。
规模以下企业本身处于产业链下游,对上游企业依赖性高,抗风险能力差。而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使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受挤压,导致发展举步维艰。该负责人建议,这部分企业必须借助大势解决资金及发展方向问题,如政府或民间创业资金、高新企业补贴政策以及政府设立的产业孵化器等,发力转型升级,争取跳出单一生产型企业桎梏。
该负责人表示,在受调查企业中,惠州市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通过转型第三方电池方案提供商,跳出原本下游生产型企业定位,摆脱对单一上游企业依赖,其新业务模式令企业收入显著增长。惠州市某高分子合成有限公司则依靠和高校研究所合作开发新型硅胶产品,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