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惠州首个国家级胸痛中心成立 突发胸痛这样做
  • 惠州首个国家级胸痛中心成立 突发胸痛这样做

    时间:2017-07-25 22:13:1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廖钰娴

      绘图:贺婧宜

      绘图:贺婧宜

      日前,记者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近日联合发布公告,正式确认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这意味着惠州第一家国家级胸痛中心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诞生。

      据介绍,胸痛的常见对应征是急性心肌梗死,这是最危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在数分钟内即可发展为心跳呼吸骤停。专家指出,一旦发生胸痛,应让患者平卧或坐位、背部有依靠、尽量平静下来,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同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多学科协作抢救胸痛患者

      近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接诊了一名40岁的急性心梗患者。患者在被送往手术途中发生室颤(相当于心脏骤停),情况危急。幸运的是,室颤发生在急救通道上,绿色通道的快捷性加上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快速手术开通血管,将这名患者从生死线上抢救回来。

      “真是没有耽误一分钟”,回忆起当时情景,市一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周红表示。

      “患者当时躺在沙发上,大汗淋漓,感到胸闷痛”,随救护车赶到患者家中后,市一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朱建发看到这样的一幕。他快速评估患者可能是急性心梗,立刻通知了急诊科抢救室做好相关准备,并通知了该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准备进行紧急会诊。同时,朱建发给患者服用了一片硝酸甘油,吸氧,开通静脉通道,心电监护下紧急转运至急诊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完成急诊PCI术前检查及相关准备。

      周红接到急救通知时是中午1时许,当时她正在午休,立即起身从18楼心血管内科赶到1楼急诊科。观察了病人的心电图等情况后,周红判断,患者应该是前降支近段或左主干的病变,这种类型的急性心梗变化更快、病情更凶险,可引起广泛且迅速的缺血甚至猝死。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她立刻通知导管室开启绿色通道,通过冠脉介入手术进行抢救。

      然而,就在患者刚刚被转移到导管室的时候,心电监护发现患者发生了室颤,突然失去意识,四肢抽搐,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严重、最急并发症。医护人员紧急投入对患者进行反复多次电除颤、药物治疗、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历时十余分钟,患者终于恢复了心跳、意识。

      周红和麻醉科团队紧急投入进一步的手术抢救中。由于担心患者术中再次发生室颤,为保证手术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手术团队对患者使用全麻进行手术。术后,患者被送往ICU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病情较为平稳。

      “这一次的抢救行动,充分体现了我院急诊绿色通道的便捷性以及急诊、心内科、麻醉科、医工部等多个学科和部办的及时协作”,据市一院相关负责人称,这是该院首例在患者全麻状态下进行的支架手术。

      突发胸痛不应掉以轻心

      “很多人发生胸痛等心梗症状时选择先忍耐,常常有患者拖上几个小时才到医院就医,这使得留给医生抢救的时间就很少了。”周红说。

      周红介绍,当出现剧烈胸痛、濒死感等心梗症状时,患者要立即停止任何活动,马上在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如果到医院的路途较长,可在5分钟后再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含服硝酸甘油总共不超过3次。

      据了解,胸痛症状对应的病症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肺动脉栓塞等,其中最常见也是最凶险的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周红提醒,如果自己或家人属于冠心病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一旦心梗发作时应尽快拨打120,同时切记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可以让患者平卧或坐位、背部有依靠、尽量平静下来,然后做几次深吸气,以改善心肌缺氧。

      据介绍,突发胸痛症状,在医生到来之前正确的自我抢救很重要。有条件者可测量血压、脉搏,如血压不低于90/60mmHg,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无硝酸甘油也可含服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淤和芳香温通的作用,对缓解胸痛有一定帮助。

      “年轻人认为自己身强力壮,常常不注意饮食、作息。当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突然的剧烈运动、长时间的熬夜、打电脑游戏等都可能引发心梗,甚至猝死。”周红提醒道,有吸烟、肥胖、高血压病史的年轻人也要注意定期体检,有心梗病史并定期服用药物的人群更要避免刺激,定期监测病情。

      建设胸痛中心须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据了解,胸痛中心是指通过医院多学科合作,并整合基层医院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急救模式是一种区域协同救治模式,这就意味着,胸痛中心往往需要整合心血管科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心血管病领域危急重症的医疗技术能力,以及医院内部和区域内的急性胸痛协同抢救资源。

      据市三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院胸痛中心建立于2015年,以该院心血管医学中心、急诊医学中心为核心力量,与各科室密切配合,并与龙门县人民医院、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等惠州市多家医院进行合作开展培训和转诊工作,建立起了紧密协作的急救网络和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据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主任肖纯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为发病以后2小时以内,若能在2个小时内开通闭塞的血管,死亡率可控制在1.6%以下,而若超过2小时,每延长一个小时死亡率就增加1%。

      然而,据介绍,以往普通的急性胸痛诊疗,从患者拨打急救热线,到院前120急救,到来院后挂号、检查、缴费,直到手术,其中环节如果稍有耽误就会耗费大量时间。而胸痛中心成立后,患者紧急情况下可以绕过急诊,享受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的服务。譬如,当急救车接到病人时,急救医生在急救车内就对病人进行检查,随后血压、心电图等检查数据将立即上传到胸痛中心微信群内,群中的100多位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情况。如确诊为心梗,就立刻一键启动呼叫心脏导管室、心血管医学中心开始手术前的准备,患者一抵达医院,即被直接送到手术室进行治疗。

      据了解,自市三院胸痛中心建立以来至2017年上半年,在该中心为胸痛患者进行的紧急手术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就已近940人次,其中2016年360人次,而2017年上半年就已超过300人次;同时,主动脉夹层紧急手术至今已超过30例,其中2016年15例,而2017年上半年就已经有12例,绝大多数患者生命因为及时送来医院而得以成功抢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