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合肥代表团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合肥代表团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8-01-24 16:31:17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1月23日上午,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合肥市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宝顺,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同代表们一起审议。合肥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卫东主持。

    安徽省有关单位负责人黄玉明、张万方、万士其、王厚亮、朱长才;市领导汪学致、钱岩松等参加审议。代表们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张宝顺说,《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鼓舞人心。过去的五年,是安徽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长足进步,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与全省一样,合肥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省起到了“带头羊”的作用。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持真抓实干。当前,合肥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相信合肥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创造新辉煌。

    宋国权说,《政府工作报告》符合中央精神,体现省委决策部署,切合安徽实际,反映人民意愿,字里行间体现了对合肥发展的关心和期待。我们将把认真落实好报告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衔接好,与推动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好,真抓实干,不懈奋斗,不负众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宗合吴军梁昌军

    发展

    肥西将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农房变民宿客栈,打造乡村旅游。今年,肥西继续打造旅游年货节,以旅游促进当地扶贫。肥西还支持社会资本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大力发展民宿客栈、休闲农庄等,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接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时,省人大代表、肥西县县长李煜透露,肥西将近期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就现代服务业、农业、城乡建设、民生等领域出台具体“行动指南”。

    鼓励空闲农房发展客栈、农庄

    “要盘活闲置农房,做好配套的旅游设施、基础交通。旅游客栈、民宿要谋划,但一定要循序渐进、选好地方。”李煜告诉记者,随着环巢湖大道、六舒三连接线打通,三河旅游交通更加通达,业态提升有很好的基础。“同一时间,我们也在进行整村推进项目,一些村庄面貌要发生改变,而且居于环巢湖区域,发展旅游也一定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李煜还透露,目前紫蓬山风景区正在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公厕、导游系统等旅游设施、硬件配套将进行提标改造。

    记者了解到,今年肥西计划实施柿树岗防虎、山南长庄等11个省市级中心村建设,启动高店高升、官亭焦婆、丰乐曹祠等14个土地整治项目。

    正在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平台

    日前,合肥首个淘宝村落户肥东,长丰草莓也做起了网上生意。在发展电子商务上,肥西是否也有相应举措?对此,李煜透露,肥西县正在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硬件设施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电商平台,我们农村也有电商驿站网点。”李煜说,从技术上来说,发展电商不是问题,但仍需要对市场进行培育。“肥西有一部分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特色养殖、种植的电子商务也有涉及。政府部门将进行引导支持,依靠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力量去具体运作,这样才能培育出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李煜说。

    正在酝酿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地铁3号线南延、徽州大道南延、宿松路南延项目今年或将有新进展。“这是合肥市谋划的大建设项目,肥西会做好全面配合工作。”李煜说,肥西县还将加快推进翡翠路、创新大道、集贤路、将军岭路、丰乐河大道等5条主干道延伸工程,拓宽主城融合新路径。启动站前路、仙霞路、乐平路等下穿铁路桥工程,打通乐平路、珍珠路等断头路,加快实施三河路、李陵山路等30多条新(续)建支路网工程,畅通城市微循环。

    “根据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肥西正在谋划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就9个方面制定任务书。”李煜告诉记者,行动计划将就现代服务业、农业、城乡建设、民生等领域出台具体“行动指南”。

    教育

    提高非在编教师待遇逐步实施同工同酬

    学前教育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优质的学前教育需要优质的师资。省人大代表、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园长贺沛芬建议,提高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待遇,扩大本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规模,提高学历层次,让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优育”。

    她介绍,截至2017年底,合肥市幼儿园共994所,在园幼儿26.4万人。目前,合肥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连续5年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有效地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但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入好园、好入园”又成为人民群众新的期盼。

    “其实,选择幼儿园的本质就是选择老师,老百姓对优秀的幼儿教师期待格外迫切。”贺沛芬说,目前,合肥市的园聘教师工资最高不超过3000元/月,最低不到2000元/月,保育员工资更低。“她们的职业幸福感低、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明显、流动性大等种种问题突出,我认为提速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她建议,首先要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幼儿教师,如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每年招考的幼儿教师考试的内容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测试,在职的幼儿教师培训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始终保持幼儿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其次,要帮助幼儿教师建立良好的社会声望,建立不同层次的荣誉制度,扩大表彰面,正面、常态化地宣传社会、家长对幼儿教师的热爱和尊重,使她们获得尊严感、价值感。

    重要的是,提高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逐步实施同工同酬,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让幼儿教师成为受人羡慕的职业。同时,规范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扩大本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规模,提高学历层次,进而保障幼儿教师队伍的优质。

    流感等传染病防治课程应走进校园

    从2017年底开始,流感进入高发期。“这一次的流感高峰来得早,比往年提前2-3个星期。这一次流感的型别也比较多,包括甲型H1N1、甲三流感和乙型流感,三个型别轮流攻击,容易造成反复感染。”省人大代表、合肥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副科长张文艳告诉记者。

    “有接种疫苗计划,一定要选在高发期来临之前,一般高发期是上一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3月,也就是说,要在9月前后接种了。”张文艳说,今年流感高发,从事疾控工作的她,也有些话想带上“两会”。

    “我很关注校园防疫,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这些在学校传播得比较厉害。”张文艳说,“现在家长、学生压力都比较大,有的生病了也不愿意回家休息,要带病治疗。但是有一些传染病是需要在家休息,病症彻底消失才能返校。”

    “一些传染病前期是有症状可循的,比如呼吸道传染病有一些症状,可以早早防范采取措施。还有麻疹、流感等疾病临床症状很相似,但是掌握相关的知识后,就可以辨别。希望学校能为学生开设这一类的讲座,让学生能接触到这类的知识。”张文艳说,“也希望学校里能建立一定的制度,让校医掌握学生缺课的情况,一旦有病例就尽早接入,以免传染开来。”

    张文艳还表示,除了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之外,包括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知识,也应该开设课程或做好科普,让学生“早知道”。

    人才

    出台人才发展规划用政策留住优秀人才

    省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建议,合肥市对人才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出台相应人才发展规划,并用政策吸引更多人才留在这里。

    “现在最缺乏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类人才缺口多大?他们处于什么样的人才层次?”刘志峰建议,合肥市需系统分析不同行业产业的人才缺口,深入调研,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在此基础上,合肥市应该做一个全面的人才规划,搞清楚人才需求。

    刘志峰说,最近几年,合工大每年的毕业生留在安徽的大约有30%,其中,留在合肥的有80%多。“合肥要想发展,最终是离不开人才的,没有人才很多事情就办不成。”刘志峰建议,留住更多的人才,需要合肥市出台更好的政策。

    “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措施,鼓励各类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设相关专业,培育相关人才。”同时,刘志峰也建议,合肥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实施。

    刘志峰分析,目前,从合肥市的发展来看,科研水平很高,围绕着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建设,会有一批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相关平台。比如,现在的科学岛就吸引了哈佛八博士。因为有些大科学装置是独一无二的,这个领域的尖端人才都到这里来了。

    “基础研究的平台有了以后,我们还要发展产业。怎么样围绕产业打造更多的高端的平台,把各个产业的尖端人才和团队也集聚到合肥来,这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刘志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做大做强。

    建立激励机制留住高技能人才

    “以自己所在的领域为例,机电设备类的人才流动很大。”省人大代表、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高青说,有的年轻人刚进厂工作没多久就会离开。

    目前,高技能人才非常缺乏。高青在企业明显感觉到,新进入企业的工人与老的工人存在很大的差距。“现实工作中,技能人才待遇相对较低,这也是这类人才流动性大的一个原因。”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此,高青建议,合肥市应该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把他们都吸引过来并留住。

    (记者方佳伟 琚园园于巧妮实习生崔志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