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合肥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
  • 合肥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

    时间:2018-01-18 16:09:25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在当前经济转型发展期,合肥正在完成从“合肥制造”向“合肥创造”的精彩“蝶变”,在科技创新之路上追梦前行。2018年的“合肥创新”路径图已绘制:合肥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户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5%以上,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路径一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

    2018年,合肥将全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机制。积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新能源国家实验室。

    争取核聚变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落户合肥,开展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预研。全力推进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合肥信息网络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建设滨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安徽创新馆。

    路径二引进2-3家高水平新型研究院

    2018年,合肥将继续推进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技术创新院、北大未名生物院、北航科学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创新发展需求,面向全球著名高校和研发机构,再引进2-3家高水平的新型研究院。

    路径三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今年合肥将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加大PCT专利、小微企业专利等支持力度,力争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长10%以上。成立合肥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中心,实现专利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一站式服务。

    合肥将建立重大项目专利申请快速通道,加快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和服务。建设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贯标试点企业200家。完善“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功能,力争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当年结案率达到90%以上。

    路径四新建研发机构100家以上

    2018年,合肥将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100家以上。

    围绕国家、省市重点产业,布局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新建5-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加快推进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培育量子信息、大数据等未来先导产业。

    路径五扶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

    合肥将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政策支持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庐州英才培养计划、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为了解决创新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合肥将积极推行天使投资、创新贷、科技小额贷等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人才资本有效对接,力争扶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

    路径六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合肥将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建设更多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化孵化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在高科技园区建设方面,合肥将加快建设合肥国家高新区,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开展规划设计与布局,积极推进新站区、庐江农高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2017年科技创新速览

    协同创新平台形成集群,引进和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总数达13个,形成创新资源集聚效应。

    高新技术企业爆发增长,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9户,为历年最高,总数达1666户。

    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突破百个(111个),在肥服务院士突破百名(108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和荣事达获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哈佛八剑客”追梦科学岛在全国产生影响。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1%;21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拨资金8.4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40亿元、增长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1件。

    小链接

    合肥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的打基础聚能量,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创新转型升级发展。当前,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核心技术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

    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总量最大、增速最快,成为合肥首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显示产业,形成以京东方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为核心,彩虹与康宁玻璃基板、乐凯光学膜、三利谱偏光片等为关键配套,联宝笔记本电脑、长虹整机、惠科整机等为终端应用,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面板和下游终端整机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合肥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

    目前,合肥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涌现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

    合肥高新区形成了以集成电路、智能语音、量子通信、光伏、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合肥经开区形成了以智能终端、工程机械、集成电路等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合肥新站高新区形成了以平板显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巢经开区的生物产业集群、包河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蜀山区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等正在加快发展壮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