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扶贫干部唐旭东:“脱贫帮困,就是要啃‘硬骨头’”
  •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扶贫干部唐旭东:“脱贫帮困,就是要啃‘硬骨头’”

    时间:2019-01-19 20:23:01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作者:

    城口县河鱼乡大店村村民李明祥的老屋。记者 张勇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9日15时讯(记者 张勇)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很难帮扶一个“等、靠、要”思想严重的人脱贫。

    2015年,作为城口县人武部政委,唐旭东被安排与该县河鱼乡大店村的4家深度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而提到这几家深度贫困户,大店村的村民们是直摇头,有的扶贫干部也是绕道走。

    虽然,身为军人的城口县人武部政委唐旭东对此早已有思想准备,坚持要啃“硬骨头”。但是,当与深度贫困户真正见面交流之后,唐旭东心底一凉,发觉自己之前的估计太过乐观。

    李明祥(左三)介绍自己脱贫的情况。杨青江 摄

    遇见

    隆冬季节,雪花纷飞。半山腰上的城口县河鱼乡大店村,被一层白色笼罩,银装素裹。这时,村民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家里烧柴烤火,以抵御阵阵严寒。

    “李明祥,我来了。你家最近养殖的山地鸡怎么样?”在大店村3组的一座土房子前面,唐旭东扯大嗓门,打破了山里的宁静。很快,李明祥就与妻女一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高声相迎,直言没想到唐旭东冒着风雪又来看望,“村头和他们的帮助大,我现在才能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李明祥,47岁,一家三口,女儿只有3岁。前些年,由于家里有老人需要奉养,自己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贴补家用,地里又只种植了红苕、洋芋、苞谷等作物,李明祥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尤其是2013年,李明祥这个家庭主要劳动力的腰部受伤,疼痛不已,“连抱娃儿的力气都没有”,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张,逐渐成了村里的深度贫困户之一。

    2015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全面吹响,重庆市城口县也倾全县之力打起了脱贫攻坚战。其中,城口县人武部定点帮扶河鱼乡大店村。作为县人武部领导,唐旭东主动要求与大店村的4家深度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习惯了军人的令行禁止、敢打硬仗,唐旭东知道帮扶脱贫,也是要啃“硬骨头”。

    然而,当到大店村逐户走访帮扶对象之后,唐旭东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李明祥虽然精神状态较好,愿意自己发展,但病得厉害。”唐旭东说,和李明祥一样,其他几个深度贫困户情况也不容乐观,要么年老体残无劳力,要么“等、靠、要”思想严重。尤其是一名叫符必祥的47岁单身汉,直接让唐旭东“心生凉意”。

    当时,符必祥住在一个上了年头的土房子中,三根柱子斜撑在一面有些倾斜的墙上。唐旭东进屋看到,没洗的锅碗瓢盆、鞋袜衣服、破烂的沙发全都堆放在堂屋,“根本没办法下脚,散发出浓烈的味道,一看就是吃喝睡觉都是在一个屋子里”。

    唐旭东关切地问符必祥是不是家里没床,符必祥答有。唐旭东接着问符必祥家里有没有鸡、有没有猪、有没有羊,符必祥担心家里的低保被拿掉,竟连连回答没有。直到带路的村干部看不下去,揭破了符必祥的谎言,符必祥这才昂着头,叉着手,一脸镇定地说“有一头猪、两只鸡,没有羊”。

    扶贫干部了解符必祥(左)的生产生活情况。记者 张勇 摄

    符必祥饲养的猪。记者 张勇 摄

    定一个小目标

    怎么样才能转变深度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

    接下来几天,唐旭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查资料、看政策、请教农业专家,最终觉得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实现脱贫,就要给深度贫困户们量身定做一个个小目标,从一点点改变做起。

    对于李明祥这样的贫困户,唐旭东一方面鼓励他养殖山地鸡,种植多种党参、贝母这类适合高山地区生长而且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做些力所能及的非重体力活,一方面积极帮助他联系医院治病。

    慢慢地,贫困户的状况有了改观。

    2015年,李明祥一家种植了两亩的中药材,符必祥也把房子收拾了一下。随后,唐旭东与同事们一起努力,给大店村协调来了县农委的专家,申请到了20万元的林下产业资金,帮助村民发展山地鸡、中药材等产业,并同乡里一道,主动给符合条件的李明祥、符必祥等人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等政策扶持。

    趁着每次走访的机会,人武部的同志都会给帮扶对象宣讲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宣传党和政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大家摆脱“头脑贫困”,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在动力。形势越来越好。2016年,李明祥经过医院治疗病愈之后,种植了3亩中药材,并养起了30多只山地鸡。就连“等、靠、要”思想最为严重的符必祥,在听了唐旭东“不发展,哪个女人看得上你”的话后,也自己买来鸡蛋孵鸡苗,扩大了养殖规模。

    受此影响,其他2个深度贫困户与村民们一道,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纷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为了让贫困群众拥有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城口县人武部与河鱼乡政府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把全乡分成了三个产业集群进行建设。其中,大店村重点发展的是中药材、干果产业集群。

    河鱼乡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河鱼乡精准识别贫困户199户。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河鱼乡的三个产业集群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全乡只有7户13人没有脱贫。

    李明祥一家在附近山林饲养的山地鸡。记者 张勇 摄

    符必祥的新居。记者 张勇 摄

    离开时,李明祥的女儿舍不得客人走,非要唐旭东抱一抱。杨青江 摄

    脱贫产业成体系 未来生活更有盼头

    如今,一条崭新的柏油公路贯穿大店村,并延伸至河鱼乡场镇和陕西省方向。李明祥一家三口,以及单身汉符必祥都搬进了新房居住。

    站在自家的老宅前,已经脱贫的李明祥满脸笑容,忙碌地招呼着从县城、重庆主城乃至陕西开车前来购买山地鸡和鸡蛋的游客。

    “我现在养了70多只山地鸡,但还是供不应求,尤其是鸡蛋基本上在一个月以前就已经预定完毕。而且,我还种植了5亩多的中药材,客户也是开车来买,也根本不愁销路。”李明祥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一枚鸡蛋1.5元、一斤党参60元、一斤贝母20元的价格计算,“实在比种苞谷等划算得多,明年肯定要扩大规模”。

    虽然符必祥如今依旧是低保户,但是他坐在整洁的家里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电视,同样是获得感十足。

    “今年我养了1头猪、10多只鸡。”符必祥说,一年前杀的猪,自己现在都还有10多块没有吃。2018年9月,家里还通了电视和自来水。平时,村里或者隔壁村搞基建,符必祥还可以去打点小工,一天挣120块钱,加上每个月340元的低保,根本不愁吃穿。

    而更让符必祥高兴的是,村里成立合作社,流转村民8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养殖山地鸡,进行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现在普通村民一年可以分红580元,符必祥这样的贫困户分红1300元,“真的是坐在家里收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