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不叫苦不“伸手” 重庆巴南这户贫困夫妻双手拼出致富路
  •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不叫苦不“伸手” 重庆巴南这户贫困夫妻双手拼出致富路

    时间:2019-01-10 15:41:25  来源:华龙网  作者:

    周定碧在菜地里除草。 通讯员 袁启芳 摄

    华龙网11月14日13时讯(首席记者 徐焱 通讯员 袁启芳)“要勤快一些,靠自己的努力让家里好起来,现在虽然累点,但日子越过越好,过得舒心……”重庆巴南区一品街道金田村的刘代均一边在蔬菜基地内忙碌,一边向记者吐露出了心声。不远处,刘代均的妻子周定碧也忙着采摘、捆扎、搬运,每块田埂上都摆放着三四篓采摘整齐的蔬菜,这些菜将在凌晨四点拉往巴南鱼洞街道。

    “老周,这次豌豆尖和小白菜摘个六七十把,还有萝卜一样摘个几十把,冬瓜、老南瓜也弄个百八十斤,洗好后我们明天好拉到菜市场去。”“要得,那我吃了早饭把猪喂了,就把菜弄来洗了。”见到刘代均和周定碧夫妇时,两人刚从地里走出来,周定碧身材瘦削,皮肤黑黑的,手指粗糙,满身泥巴,足见种菜不易。

    今年58岁的刘代均由于没多少文化,一直没出过远门,一家三口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勉强维持温饱。20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家里的宁静,妻子周定碧因为四肢无力、身体浮肿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肾衰竭,不能劳动且需要常年吃药,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变得艰难。

    “虽然不愿意戴上这顶帽子,但家庭困难是事实,而且也没有好的增收门路。”2012年,现实的无奈,压低了刘代均夫妇不屈的头,却没有压垮他们的脱贫致富梦,刘代均说:“人穷不可怕,就怕没志气。要勤快一些,少给别人添麻烦,要靠自己的努力让家里好起来。”

    纳入建档贫困户后,刘代均夫妇并没有戴着贫困户的帽子睡大觉,而是一同起早贪黑,辛勤劳动。

    2014年,在扶贫工作队员的帮扶下,刘代均迅速转变了发展思路。他通过多方咨询和考察,在街道、村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原来种植的大田作物调整为种植时令蔬菜,由原来的一年两季改为一年三季,收入一下子翻了几番,从原来的仅够解决温饱到收入1万多元。

    2015年,靠着赚来的1万多元钱,刘代均扩大种植规模,一口气种了亲戚家不种的6亩撂荒地,当年就收入近3万元,成功摘掉贫困帽。如今,刘代均家已经种植亲戚家撂荒地15亩,加上自家地种,植面积近20亩。

    种植规模大了,刘代均夫妇在种植蔬菜上也有了明确的分工。周定碧负责蔬菜生产技术管理,培育种植蔬菜。刘代均负责蔬菜产品的销售,在销售中,他主动了解市民对蔬菜品种及蔬菜量的需求,调整家中的蔬菜生产结构。

    这些年来,夫妻俩不论春夏秋冬还是风吹雨打,总是奔波在田间地头和市场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的付出总有甜蜜的回报,今年前10个月,刘代均家蔬菜销售产值实现10万余元,加上家里喂养的4头猪,年收入有望超过15万元。

    随着效益的凸显、规模的扩大,农忙时节,夫妻俩还以60元一天的价格请了村民帮忙。刘代均说,村里有很多村民想到他们地里打工,他和妻子也想扩大种植规模,但苦于目前能力有限,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这也成了夫妻俩今后努力的方向。

    提到刘代均夫妇,金田村支部书记封先勇竖起大拇指说道,他们从来没有向政府叫过苦,伸过手,“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这句话在刘代均夫妻俩身上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从2011年开始的2亩地到现在近20亩的蔬菜地,从原来只能解决温饱到年入15万元,夫妻俩不等不靠、自食其力,每天起早贪黑,用双手拼出了一条致富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