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重庆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啥特点 中青年群体水平较高
  • 重庆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啥特点 中青年群体水平较高

    时间:2019-01-10 15:34:36  来源:华龙网  作者:

    华龙网12月13日19时10分讯(记者 伊永军)你知道什么是科学素质,怎么样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重庆公民整体的科学素质水平如何呢?今(13)日,2018年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2018年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01%,力争2020年达到10%以上。

    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 谢鹏 摄

    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8.01% 与2015年比增速69%

    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公民科学素质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纳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由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三部分构成。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是国际公认的进入创新型国家的最低门槛。

    从1992年起,国务院确定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截至今年,我国共开展了十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查调查。在第十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基础上,重庆市科协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开展了全市及各区县的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覆盖重庆市38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调查以全市18至69岁年龄段的公民为总体进行抽样,采用网络线上调查和实地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样本18800份,回收有效样本18835份。近日,中国科普研究所向重庆市科协反馈了调查结果。2018年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01%,比2015年4.74%的比例增速69%、全国第一,增幅3.27%、全国第三,从全国第22位跃升到第16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46%缩小到0.46%,可望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稳步增长 城镇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目前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已经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各区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增长,其中有11个区县超过全国8.47%的平均水平,主城九区均已超过10%,达到创新型城市基本标准,其中,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分别达到13.9%、13.5%、13.1%;渝西片区达到7.8%,万盛经开区、江津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8.9%、8.8%;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分别为6.7%、5.8%。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重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居西部地区第一位,但与上海(21.88%)、北京(21.48%)、天津(14.13%)等发达地区相差仍很大。

    从城乡分类来看,我市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9.88%)明显高于农村居民(5.21%);从性别分类来看,男性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10.08%)明显高于女性公民(6.00%);从年龄分类来看,中青年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较高(13.45%),且呈现随着年龄段升高科学素质水平明显下降的状态;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

    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积极性高 科学技术职业声望好

    据介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市公民利用科普场馆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机会较多,参加各类科普活动的比例较高。但公民每天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公民的比例分别为71.2%和67.1%,远超广播、报纸、图书和期刊杂志等其他传统媒体。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我市有75.8%的公民赞成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有73.6%的公民认可科技创新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作用,有75.8%的公民愿意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工作。

    科学技术职业在我市公民心目中声望较高,科学家、教师、医生和工程师的职业声望和职业期望均排在前五列,但目前全市的创新创业氛围还不太浓。

    下一步,市科协将持续抓好城市公民这个着重点,集中攻坚农村公民这个薄弱点,加快建立普惠共享的科普工作体系,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注重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开展科普教育,增强科普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提高科普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重庆大地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确保2020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以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