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新时代奋斗者】烈火中的追梦者 逆流而上只为护你周全
  • 【新时代奋斗者】烈火中的追梦者 逆流而上只为护你周全

    时间:2018-03-29 15:17:10  来源:华龙网  作者:
    重庆渝北区公安消防支队双龙湖中队特勤一班班长袁登荣。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激荡着每一个梦想;新时代的蓬勃朝气,激励着每一种奋斗。

    而袁登荣的奋斗,却是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在千钧一发的救援现场;在挥洒汗水的训练场......

    全年接处警1964次。2017年,重庆渝北区公安消防支队双龙湖中队又一次因为接处警量排名全市第一。自2003年5月1日成立以来,该中队已接处警18000余次,连续5年排名全市接处警量第一。袁登荣是该中队特勤一班班长,而他个人已经连续5年获得部队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官。在队员们看来,袁登荣是一个好班长,带着兄弟出生入死换来更多人的安全;在家人看来,他是一个暖男,暖得足以把冬天里面的雪融化。而袁登荣,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奔波在烈火中的追梦者。

    双龙湖中队队员进行爬绳训练。记者 李裕锟 摄
    袁登荣(左一)现场示范动作要领。记者 李裕锟 摄

    班长身上的伤

    一如平常的这天早上,袁登荣从楼上跑到操场,他精神抖擞,用特有的江西口音一吼“全体集合”,队员们便四面云集,站成整整齐齐的四排。

    作为渝北区公安消防支队双龙湖中队特勤一班班长,袁登荣是出了名的脾气急,带兵严格。他认为,只有严格带兵,才能带出好兵。所以,从带兵的第一天起,他就严字当头,冷酷到底。“立正,稍息、报数。”他声如洪钟,面色接近冷酷。

    他清点了人数,发现数目正确,径直发出了进行技能训练的口令。负重登楼、拖轮胎、爬绳……一个个项目紧锣密鼓。看到表现较好的队员,袁登荣心里虽喜,但不露神色,原地站立;看到表现较差的队员,他立刻箭步上前,高喊“快一点,再快一点”。

    袁登荣的严厉在中队里出了名,但你却找不出任何一个人说他不好。

    “你要是看了袁班长身上的伤,你就晓得我们为啥子都服他了!”袁登荣的一个室友插了话,解答了这个疑问。

    袁登荣2011年入伍,吃过身体单薄的亏,数次在多项技能考核中不达标。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他展开了一系列“魔鬼式”训练。他在休息时间给自己加操,不断扛起120斤沙人,弄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甚至膝盖以下全都破了皮。“消防工作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正是因为我吃过身体单薄的亏,所以我才在带队训练的时候特别严厉,给他们做示范,陪着他们练,希望他们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训练不吃点苦、受点伤,上了火场就会吃更大的苦、流更多的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经过袁登荣的严格训练,如今,袁登荣带领的一大批队员成了各项技能考核的佼佼者,没有人不念这个“冷”班长的好。

    袁登荣带队参加灭火救援。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在灭火现场,袁登荣对残火进行处置。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烈火中的逆行

    “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过硬的素质,才能在紧要关头保护他人,甚至保护好自己。”

    袁登荣的严厉和冷酷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当灾难发生时,别人可以选择离开,但像袁登荣一样的消防战士却要逆流而上。

    对于处于灾难区域的百姓来说,他们的到来就是寒夜的温暖、生命的曙光。

    2012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袁登荣和队友突然接到了一个警情,“白鹤村一个烤鸭厂起火!”迅速穿上制服、带上装备、跳上消防车,袁登荣带着一帮队友就往火灾现场赶。到了现场,浓浓的大火已经吞没了厂房,烟雾弥漫。

    “里面有没有人?有没有煤气罐?”

    “报告班长,工人说没有人,但煤气罐不晓得。”

    火场如战场。来不及多想,袁登荣带着队友迅速冲到了烤鸭厂的房间里面。他们一边灭火,一边搜索。然而,很快,一名队友就赫然发现,其中一间房屋里面集中存放了10多个煤气罐。

    怎么办?袁登荣沉着冷静,一方面带队继续灭火,一方面要求几名队友将煤气罐搬到屋外的安全地带。谁也没想到,就在队员们回头搬运第八个的时候,一个煤气罐突然爆炸了,“像烟花一样冲到天上”。

    说时迟那时快。袁登荣看着煤气罐被炸上了天,本能地将队友按趴在地上。

    “当时,那个煤气罐就在我隔壁的房间爆炸。”事出突然,袁登荣迅速命令队友们撤退。5分钟以后,发现房间里面的煤气罐没有继续爆炸,袁登荣与队友们又带着忐忑的心情回到了灭火位置。

    大约一个小时后,火被完全扑灭,煤气罐也没有继续爆炸,袁登荣与队友们终于完全松了一口气,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连夜回到了队里。

    袁登荣来重庆7年,7年都没回老家过过年。春节万家团圆的时候,恰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

    2015年除夕晚上,袁登荣最为难忘。当时,他与队友们正在中队阅览室观看央视春晚,突然接到鹿山村一个废弃厂房起火的报警。由于废弃厂房紧挨着一个木材加工厂和一个变电站,厂房内部又堆放着塑料、棉被等可燃物,不远处是居民区,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袁登荣与队友们顾不上吃饺子,就迅速赶往现场灭火。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火患才被彻底清除。

    回到单位,袁登荣与队友们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地洗了一个澡,然后给家里打一个拜年电话。在他看来,家在,人在,就是最大的幸福。

    交通事故现场,消防队员连接操作破拆工具。记者 李裕锟 摄
    经过破拆,袁登荣(左三)成功打开车门。记者 李裕锟 摄

    困境中的曙光

    “你们快点来,一辆出租车和一辆大货车撞了,出租车里面的司机遭困起了,脸上都是血!”3月一天的下午,袁登荣带队的执勤组也收到了指挥中心的命令——到空港新城金域蓝湾附近路段,处置一起交通事故中出租车驾驶员被困车内的警情。

    警报响起,车辆飞驰。10分钟不到,队员们赶到了车祸地点。“现场没有警戒线。快,快,分组行动!”袁登荣眉头紧锁,下车扫视了一下现场情况,当即命令道。队员们立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拉起了警戒线,将围观群众挡在警戒线以外,另一部分携带专业破拆工具“荷马特”赶往事故出租车位置。

    “出租车的车头凹陷,损坏明显,120医护人员刚到现场。”袁登荣跟着破拆组行动,他拽了拽出租车前排的车门,又乓乓乓敲了几声。还好,车内的男性驾驶员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

    “驾驶员40多岁,意识清醒,头部与手部都有血。主要是方向盘卡住了他腰间以下的部位,导致他动弹不得。”经过简短交流,袁登荣转过头来,眉头稍松,告诉了队友们最有用的信息。

    话,绝对不多说一句。他立马转身低腰,抓起了放在地上的破拆剪切钳,启动它,对准驾驶位置的车门开始一点一点破拆。

    嗡嗡嗡……机动泵响起,一名队友主动上前辅助袁登荣操作,另一名队友走到车头前面观察伤者情况。由于事故造成车辆前挡风玻璃完全破碎,120医护人员赶紧对驾驶员进行简单包扎,并输起了液。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门首先破拆成功,方向盘其次被成功撑起,原本被卡部分的空间越来越大……经过一番努力,驾驶员成功脱困,袁登荣与队友立即将他转移到了120救护车上。看到120救护车急驰而去,袁登荣终于舒展眉头,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2013年,一碗水加油站对面的某餐馆,一名20多岁的男性厨师不幸将五根手指卡在了绞肉机的滚筒处,皮开肉绽,本人没哭,一旁的妻子哭个不停。袁登荣与队友果断应对,先是拆开了绞肉机外壳,后是使用无齿锯破开了挡板,最终成功将厨师小伙的手取出。

    大约三天以后,袁登荣正在大门站岗,一群人送来了锦旗。直到那对方走近,袁登荣才看到厨师小伙也在人群中。厨师小伙说,因为消防队员救援及时,自己的手保了下来。袁登荣听后,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

    袁登荣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每一次成功的救援都让他觉得再累都值。

    袁登荣与妻儿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袁登荣(左二)与队友进行拔河比赛。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生活中的暖阳

    不是在训练场,就是在救援现场,这份工作不容得袁登荣有一丝的懈怠。到现在,他已经连续5年获得部队嘉奖,并在2015年被评为优秀士官。

    袁登荣把时间和精力都交给了他所守护的这座重庆城,而对于自己小家,他总是心存歉疚的。

    袁登荣是江西人,来重庆7年,他几乎没能回家过过年。直到去年,他回家探亲,才第一次带着妻儿到重庆走走看看。

    袁登荣记得,那天下午,他们一家三口慢慢悠悠在磁器口古镇狭长的巷子里闲逛,他抱着儿子,儿子拿着彩色的棉花糖,喂给他一口,又喂给妻子一口。

    只要一想起那个画面,袁登荣那张一向“冷”得要命的脸,就会嘴角上扬,笑容无处可藏。

    “你是怎么回事哦,不接我视频,不是说好了今天晚上9点半通话吗?”

    “不是这样的,你听我解释,今天有记者来采访我。”采访快要结束时,袁登荣坐在出勤归来的消防救援车内,突然打开手机微信视频与妻子通上了话。

    原本,袁登荣无论怎么解释,电话那头的妻子都有点生气。可是,他突然“狡诈”地把摄像头对准了记者,一脸坏笑。

    妻子的怒气瞬间烟消云散。电话里,传来了她的笑声。于是乎,袁登荣笑得更加开心,活脱脱像一个小孩。

    张勇 林楠/文 李裕锟/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