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小学生沉迷手游怎么办? 教育专家进学校与家长交流育儿经验
  • 小学生沉迷手游怎么办? 教育专家进学校与家长交流育儿经验

    时间:2018-03-23 15:48:25  来源:华龙网  作者:

    今日,重庆市《民政幸福讲堂》开进了北碚区状元小学。记者 张勇 摄

    四川省妇联巾帼维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家庭教育总校专家讲师翁涛与家长交流育儿经验。记者 张勇 摄

    华龙网3月22日22时20分讯(记者 张勇)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甚至,有的孩子太“熊”,家长们都没招儿,说起来都是一个头两个大。今(22)日,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将《民政幸福讲堂》开到了北碚区状元小学。在讲堂上,受邀教育专家现场就学生家长们关心的育儿问题进行了解答。

    孩子沉迷游戏难自拔 结成同盟很有用

    “大家好,我是来跟你们交流怎么养孩子的。”上台伊始,四川省妇联巾帼维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家庭教育总校专家讲师翁涛单刀直入,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他以《健康成长,与子同行》为题,从关于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目标、人格、同盟,生命发展视角下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不同阶段家庭教育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风险四个方面与学生家长交流了经验。

    “儿子喜欢耍手机游戏,耍起来就控制不住,这个应该怎么办?”李女士说,自己的儿子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平时喜欢拿着手机玩游戏,虽然当父母的提醒他注意玩耍时间,孩子也答应了,但就是控制不住,因此希望专家给想想办法。

    “这个就是自控能力,语言要求很难,必须要训练才行。”翁涛回答,儿童的训练大量来源于模仿,比如家长们喜欢打麻将,小孩子也特别容易在模仿当中养成打麻将的习惯。

    至于怎么提高小朋友在游戏方面的自控能力,翁涛建议,家长必须要与孩子结成同盟关系,首先在情感上有一个认同。

    “一味禁止肯定不行!沉迷网游其实与早恋的事情差不多,人一旦有了苗头通常都会有动作。就好比高压锅,有气不能直接盖盖子,一定要释放一部分才能盖上去。”翁涛说,家长如果和孩子一起玩,孩子感觉幸福到天上去了。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再跟孩子讲,休息一段时间再玩游戏,游戏与学习都应该有时间规划,或者家长利用其他有意思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最终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生活,这样就好办多了。

    翁涛强调,关键是家长要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动力,从而影响孩子。“不能你家长在一旁看电视、打麻将,没有追求,却要求娃儿考上清华、北大。”

    儿子暴躁打人难自控 弄清原因是关键

    与李女士不同,学生家长赵先生更关心孩子暴躁打人的问题。

    “我的娃儿10岁,也是小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就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就与同学发生矛盾,他本来不想打人的。”赵先生问,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对此,四川省妇联巾帼维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家庭教育总校专家讲师翁涛连珠炮似的反问了赵先生几个问题。

    “打了没有?”

    “打了。”

    “打伤没有?”

    “不是特别严重。”

    “是什么刺激量让他产生了愤怒的情绪?”

    “他同学说他是菜鸟。”

    二人一问一答,翁涛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翁涛说,遇到类似问题,家长首先要弄清楚是孩子的自尊心问题,还是抗挫折能力较差的问题。

    “弄清楚事情的原因之后,家长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批评他,双方的情感流动一定要保持通畅。”翁涛告诉赵先生,解决问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照顾孩子的情绪,第二步是评估事情的严重程度,第三步是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如果事情不大,是谁在小时候都经历过的小打闹,翁涛建议家长可以简单化处理,教育孩子怎么去尊敬对方,甚至可以把家里买的糖带到学校给被打的同学吃,双方都是小学生,不记仇,一笑而过,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果事情比较严重,或者打人者本身存在心理问题,翁涛说,处理问题的方式又不一样了。

    小学生患上拖延症 成长阶段“心莫急”

    “我家里的宝宝哪里都好,就是有比较严重的拖延症,做啥子事情都是慢吞吞的。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学生家长郑女士也诚恳地请教教育专家。

    对此,四川省妇联巾帼维权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家庭教育总校专家讲师翁涛同样连珠炮似地询问了郑女士家里的情况。

    “家里的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

    “平时跟妈妈好一些,还是跟爸爸好一些?”

    “妈妈。”

    “他爸爸到哪儿去了?”

    “他爸爸平时不在家,每个周末回来。”

    说到这里,翁涛明确地告诉郑女士,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家庭规则没树立起来!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规则是在玩耍的过程中树立起来的。尤其是在与父亲在=一起玩耍的过程中起来的!”翁涛介绍,由于父亲的角色缺位,家里的男性元素不够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比较“娘”的性格,做什么事情都慢慢悠悠的。

    郑女士承认,他的孩子确实比较“娘”。

    “你说的拖延,就是他没有动力。”翁涛表示,郑女士的儿子可能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兴趣,除了家庭文化没有树立起来的原因之外,也不排除是小孩子自我发展还不够的可能,因此建议郑女士要去慢慢观察儿子,“如果他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反应很快,那就不算毛病;如果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反应也慢,那就需要重视父亲陪伴较少的问题了”。

    此外,翁涛还现场针对学生家长提出的“孩子心里知道错了,嘴上却不承认”“女娃儿叛逆心理严重,老是唱反调”“与期望的不一样,娃儿成长得太慢”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