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如何破解上海当下的“老、小、旧、远”民生难题
  • 如何破解上海当下的“老、小、旧、远”民生难题

    时间:2019-06-01 19:44:16  来源:文汇报  作者:樊丽萍

    ■嘉宾:李晔(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

    ■采访人:樊丽萍(本报记者)

    什么是好的学前教育?如何破解上海当下的“老、小、旧、远”民生难题?教育事业历来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理应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思考,给出回答,争取提供样板和经验

    在很多大城市,越来越多的父母为养娃焦虑不已。一个孩子的降临本该给家庭带来欢乐,现在何以成为家庭焦虑的源头?

    “在学前教育阶段出现的集体焦虑,本质上是一个信号的传导――因孩子教育而产生的所有焦虑,其根源都是对未来社会的未知,这些未知让人迷茫甚至恐慌,最终投射在下一代的教育上。”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直言,眼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对所有行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也使很多行业领域,未知大于已知。

    “未来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个体又该如何为未来做准备?这些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为人父母者最想知道、但又给不出明确答案的问题。”在李晔看来,很多年轻父母的“起跑线焦虑”,值得教育界特别是学前教育界重视:当下,学前教育仅仅着眼于提供对孩子的细心照护、提供基本保育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父母的期待。

    什么是好的学前教育?如何破解上海当下的“老、小、旧、远”民生难题?教育事业历来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理应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思考,给出回答,争取提供样板和经验。日前,李晔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幼儿园光提供保育照料是不够的,配备高德高能师资是发展趋势

    在上海,随着“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学前教育“入园难”备受关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上海师范大学宣布:今年该校扩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增幅达25%,未来还将继续增加。预计2-3年后,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招生计划还将扩容,为上海建设高水平学前教育提供“硬核”师资。

    不仅如此,上海师范大学还在酝酿、牵头新建一所示范幼儿园。用李晔的话说,“学前教育界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要真正落地,惠及更多儿童,需要示范幼儿园作为基地。”就像一流的大学医学院建设离不开一流的附属医院一样,实施卓越的学前师范教育,同样亟需办学理念先进的幼儿园作为教学基地。

    无论是学前师范生扩招,还是新建幼儿园的打算,出发点并不仅仅是解民生领域的“燃眉之急”。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关注学前的师资,其实是为儿童的未来做准备。”李晔告诉记者,学校围绕学前教育领域的布局优化,已派团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研。

    “我们一直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儿童在幼儿园获得好的生活照料和养育,让他们蹦蹦跳跳玩游戏就可以了,所以幼儿园不需要配备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李晔说,从国外的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教育界专家倾向于认为,在孩子牙牙学语、还没有足够能力表达自己的时候,如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新力,这是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老师对创新教育有深刻理解,并且高德高能,同时能和孩子打成一片。

    早教市场的虚火和乱象,根源是学前教育研究“供给不足”

    学龄前孩子不仅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需要得到最好的看护和照料,同时他们也是最具发展潜力,承载着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群体,理应获得更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是适合中国学龄前孩子的最好的教育?谈及这一点,李晔直言,答案有些遗憾。

    “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目前有两个不如人意的现象:一是不被重视,二是研究不够科学。”他解释说,和很多新兴、时髦学科相比,对学前教育研究一度投入不足。其次,传统的学前教育研究受制于条件、方式等,对一些重大前沿问题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少理论成果停留于论文。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无法转化为育儿的科学知识并广泛普及,所以很多父母只能病急乱投医,把孩子送去早教机构,点燃了早教市场的“虚火”。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发展如此迅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父母们已经意识到,未来的孩子光靠掌握一点知识,并没有核心竞争力。但是学龄前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父母们不知道明确的答案,只能凭感觉、或者盲目跟随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学前教育先进理念,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这实际上是在抓瞎。”李晔说。

    李晔认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如果要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儿童做出解答,必须要开启跨学科的研究。从心理学、脑科学、语言学、认识科学、教育学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学前教育本身就应该是跨学科的研究,而不能仅囿于教育学研究的“小圈子”。另一方面,对学前教育的师资培训也应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师范教育的平台,实施更大范围的职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提升幼师的培养规模和质量。

    “一流学前教育的关键是师资,建设集一流学前教育研究、一流示范幼儿园以及一流学前教师培养于一体的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应当成为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优先举措,成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备优先基础设施。”李晔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