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沪3岁以下幼儿每天读屏近3小时 儿科专家:不应超过1小时
  • 沪3岁以下幼儿每天读屏近3小时 儿科专家:不应超过1小时

    时间:2017-12-26 15:39:5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陆梓华

    原标题:上海3岁以下幼儿每天读屏近3小时 儿科专家提醒:幼儿每天读屏1小时顶多了!

    微信图片_20171226125408.jpg

    图片说明: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的“不插电”兴趣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摄(下同)

    在一项面向上海全市2万名幼儿家庭的调查中,上海3岁以下幼儿每天“屏幕时间”平均为2小时42分钟。全国八省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宝宝年龄在4个月大的家庭中,3成家长喜欢抱着孩子看手机、看电视。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上海市早教指导服务中心组织的“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科学育儿巡讲活动今天上午举行首讲,围绕“过度的屏幕暴露对孩子的危害”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学教授江帆通过科研数据和案例分析强调,2岁以下幼儿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类屏幕,2岁以上幼儿每天的屏幕时间累积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屏幕暴露越多 孩子注意力越差

    “屏幕暴露时间越长,孩子的注意力越差。”江帆说,她经常听到不少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坐得定”,因为只要开着电视,孩子就能目不转睛。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屏幕上的内容色彩变化多、节奏快,很容易吸引眼球。当孩子习惯了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后,拼图、读书这些安静的活动就很难再吸引他的兴趣。

    江帆说,她和团队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天读屏超过4个小时的孩子和读屏在1小时以内的孩子相比,前者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是后者的2.5倍。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长期的屏幕暴露造成孩子入睡晚,大脑兴奋,影响睡眠质量;二是久坐容易发胖,让孩子容易自卑;三是屏幕阻拦了孩子和家人、朋友交流的机会,影响了表达能力。

    因此,江帆呼吁,家长切莫觉得“孩子难带”,就将他推向屏幕前,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将对孩子造成长远的伤害。

    培养“不插电”兴趣 让孩子愿意从屏幕前离开

    “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就要看电视,不让他看就特别不高兴。”讲座现场,一名四岁孩子的妈妈说出了很多家长的疑惑。这名妈妈说,为了阻拦孩子看电视,现在全家干脆基本都和电视绝缘,没想到只要难得一天开禁,孩子的瘾更足了。

    微信图片_20171226125417.jpg

    图片说明:简单有趣的绘画作品让孩子自觉远离屏幕

    “把孩子从屏幕前拉回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绝对不是关了电源就行了。”江帆告诉这个妈妈,一刀切的做法恰恰激发了孩子对屏幕无限的追求和喜爱。“屏幕并不是十恶不赦,毕竟屏幕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关键在于家长要学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内容,陪他一起收看、讨论,增加亲子交流。”江帆建议,幼儿除了做到每天屏幕时间累计不要超过一小时外,每次收看时间也不要超过20分钟。

    此外,江帆强调,缩短孩子的屏幕时间,最佳的方式是发现并培养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兴趣,通过画画、搭积木、运动等“不插电”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觉地从屏幕前离开。亲子沟通时间更是屏幕所不能替代的。“科学研究表明,3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分辨人脸、动物和静物等,但是孩子对人脸的关注程度显然更高。家长送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微笑的脸。”江帆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