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朝阳区两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经过三年的培育发展,文创实验区改革创新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逐步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名片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41家老旧工业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产业园区,完成改造建筑规模211.1万平方米。
国家文创实验区
41家老旧厂房转型
变身文创产业园区
“老旧厂房是文化建设的‘金山银山’,保护利用好这些工业时代的历史遗存,既传承了独特的城市发展文脉,也提升了区域整体的文化软实力,很多文创园都成为老旧工业厂房‘腾笼换鸟’、华丽转身的典范,老厂房改造的特色文创园区不仅成为了首都的城市地标、朝阳的文化名片,更成为了首都市民休闲活动的‘后花园’。”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朝阳区曾是北京市的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汽车五大工业基地,旧工业厂房资源丰富。近年来,朝阳区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深度挖掘工业遗存富矿,推动工业遗存转型升级和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融合发展。通过规划引导、政策促进、典型示范、服务提升、规范管理等举措,统筹抓好工业遗存的改造、保护和传承、利用工作,针对不同区域工业厂房的结构、空间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携手企业培育出以高端工艺品展示交易为主的懋隆产业园,以文化传媒业为主的莱锦产业园,以电影产业为主的铜牛、东郎产业园,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为特色的惠通时代广场,以文化企业总部集聚为主的东亿传媒产业园,以46座亚洲最大水泥筒仓群为鲜明特色的塞隆文创园等,形成了错位、协同、融合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41家老旧工业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产业园区,完成改造建筑规模211.1万平方米。
老工业基地转型文创园区,营造了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氛围和生态,也推动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实验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高端要素不断聚集,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17年12月底,实验区登记注册的文化企业数达到37601家,2017年新增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220家,1亿元以上72家,注册资本金合计213.1亿元。2017年1-10月,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实现收入1121.3亿元,全年预计超过1600亿元。
据了解,在文创实验区的带动下,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截至2017年12月底,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超过8.6万家(86611家),2017年新增1.4万家(14364家),其中新增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499家,1亿元以上138家,注册资本金合计431.1亿元,2017年1-10月,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实现收入2416.9亿元,预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3300亿元。
100亿元文创基金
扩大企业投融资渠道
据了解,近年来,文创实验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引领文化业态创新方向。截至目前,实验区共有上市文化企业81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75家,港交所1家,上交所1家,深交所4家。从行业分布看,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占比最高,其次是广播、电视、电影行业,排名第三的是广告会展业。在实验区的带动下,朝阳区文化创意上市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共有上市文化企业182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170家,港交所1家,上交所2家,深交所9家。
除此之外,文创实验区不断加强金融创新,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扩大文创企业投融资渠道。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文创四板”股权交易平台,助力文化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串联。同时,正在策划设立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文创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搭建起多层次文化金融对接交流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金融服务超市”。
奥林匹克公园
冬奥村项目开建
建筑面积近20万平米
作为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冰上项目的主承载区,今年奥林匹克公园将继续做好冬奥会筹备各项保障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冬奥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北京冬奥村位于奥体中心南侧,总建筑面积约19.17万平方米,是冬奥会重要非竞赛类场馆之一,赛时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赛后作为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
而一直备受关注的标志性冬奥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目前已基本完成土护降工程,预计2019年底完工,2020年进行测试赛。
“在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冬奥会后,将成为能够举办冰上国际赛事,并供大众进行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记者了解到,作为赛时的冰壶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场改造的科研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根据进度计划,2018年改造施工将正式开工,未来的“冰立方”既可承接专业冰上赛事活动,也可举办水上赛事,实现“冰水双轮驱动”。与此同时,水立方还计划在南广场建设群众冰场,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冰上运动,进行冰壶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国家体育馆在冬奥会期间将承担男子冰球所有比赛和女子冰球决赛,将于2018年启动冬奥会场馆改扩建工作。冬奥会后,国家体育馆将作为专业的冰球场地举办冰球赛事,引入冰球联赛,发展冰球相关产业。而亚洲室外最大的四季滑雪场――奥森尖锋旱雪滑雪场也将作为中国国家队训练基地,助力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
亚投行总部主体封顶
预计明年年底完工
记者了解到,除了服务好冬奥场馆建设、加快大型活动聚集之外,奥林匹克公园的区域产业承载能力也在进一步强化。
据悉,目前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概念设计招标已经完成,即将确定最终设计方案。而就在2017年12月底,亚投行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预计2019年年底前交付使用。
与此同时,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南部区域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正在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未来,该区域将为国际组织、机构和企业入驻提供60余万平米的产业空间。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百信银行等知名企业已纷纷入驻。“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将增强奥园的商务服务功能。”相关负责人介绍。
另据悉,中国国学中心已进入展陈阶段,中国国家美术馆设计方案进入批复阶段……“这些重大项目的加速聚集,都将进一步强化区域的功能定位,辐射带动功能区发展,助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蒲长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