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运河京津冀段将恢复通航。为方便游船货轮通过,通州区芙蓉小学的学生们忙活着为现有桥梁的升级出谋划策。最新研究成果将由学校整理后转交相关设计、规划部门。
“运河就在学校边,通州小学生爱家乡就从了解运河开始。”芙蓉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刘开江介绍,四五年级学生在收集运河故事时,看到了一则2008年的新闻报道。当时,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运河上传递,当火炬手乘坐仿古大船行驶在水面上时,遇到桥梁要收起桅杆才可通过,孩子们由此想到升级运河老桥,以便通航。“未来大运河恢复通航,肯定会有类似情况,孩子们争相出主意,盼望着运河水面重现‘舳舻千里’的美景。”刘开江说。
四五年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沿着大运河找桥。“最终选定了学校附近的两座桥,一座是东关大桥,一座是玉带路大桥。”刘开江解释,“一方面距离近,学生去实地考察方便。另一方面两座桥结构不同,为它们设计升级方案,具有可推广性。”
小学生李梓萱负责研究桥梁的类型,她在图上画出“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跟小伙伴们分享每类桥的特点。“东关大桥就是梁桥,玉带路大桥是斜拉桥。”小学生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在不拆除老桥的同时,增加运河通航能力。奇思妙想一个接一个,一共有6组同学已经递交了报告。魏芷嫣是第二小组负责人,她说:“我们建议给东关大桥改成升降桥墩。一旦有大船经过,桥面就仿佛坐电梯一样,缓缓上升。”贾语策和小伙伴们给出的建议是将桥改造成“竖旋双开”型,一旦有船通过,桥梁可以自动开道。
刘开江说:“目前,这六个方案都在进一步完善中,孩子们还按比例缩小了运河上的两座桥,制作了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经过完善后,这些建议将送给有关部门,为今后运河新桥或者老桥改造提供参考。”
通州区教委表示,大运河文化等通州特色将成为该区优质品牌校“标配”,让更多通州学生了解大运河文化,为大运河出谋划策。北京市还将支持大运河文化带的挖掘和开发,建立具有通州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