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荒地变森林 居民家门口享野趣
  • 荒地变森林 居民家门口享野趣

    时间:2017-10-09 16:3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国庆、中秋双节来临,北京城的这个黄金周格外热闹喜庆,各地游客除了观升旗、赏古迹、览名胜,逛逛老胡同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老城内将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经过整体修缮改善,如今的老胡同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焕发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外来的游客,还是久住的居民,北京的老胡同都值得在这个黄金周好好地再逛一逛。本报在10月1日至10月7日,推出系列报道“双节游新胡同”,带您看看老胡同的新面貌。

      十一黄金周,不少来北京游玩的游客从菜市口站走出,便可以看到其西北角处的一个“城市森林”,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一块违建林立的闲置地。

      今年初,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城区园林绿化局、西城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按照“城市森林”的理念,对地块重新进行规划,绿地采用林下休闲空间与园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道路串联起数个休闲空间,供百姓开展日常健身活动。

      留白增绿闲置地变“森林”

      菜市口,在一千年前的辽代,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

      菜市口地铁站是北京地铁4号线和北京地铁7号线的一座换乘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菜市口大街和广安门内大街―骡马市大街交会处。十一黄金周,不少来北京游玩的游客从菜市口站走出,便可以看到其西北角处的一个“城市森林”,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一块违建林立的闲置地。

      9月27日,位于西城区菜市口附近的广阳谷城市森林正式亮相开放,违建林立的闲置地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美丽的“城市森林”,为市民提供了一处亲近森林、感受自然的公共空间。

      据悉,为落实留白建绿,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强百姓绿色获得感,今年北京市西城区在加强城市微公园建设的同时,率先启动核心区“城市森林”建设。利用菜市口地铁站西北角、新街口北大街西侧等4处闲置地,着力打造以城市森林为特色的示范型绿地,建设总面积5.7公顷,目前已经全部建成。

      广阳谷城市森林位于菜市口西北角,东起宣武门外大街,南至广内大街,紧邻菜市口地铁站。据北京市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局长高俊宏介绍,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区域,广阳谷城市森林占地总面积3.44万平方米。原来停车混乱、倾倒垃圾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绿色、充满生机的城市森林跃于眼前。

      据介绍,2017年7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城区园林绿化局、西城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按照“城市森林”的理念,对地块重新进行规划,绿地采用林下休闲空间与园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道路串联起数个休闲空间,供百姓开展日常健身活动。

      高俊宏告诉记者,在地势低洼处,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因地制宜,采用卵石、砾石结合,建设雨水花园。而植物主要栽植79种共3798株乔灌木,32种2万余平方米草本地被。其中乡土树种占80%以上,同时增加部分新优彩叶树种,丰富植物群落色彩,突出群落季相景观。

      此外,森林竖向层次丰富,为鸟兽提供多类型的栖息环境,改善其生境条件,同时树种选择蜜源及鸟嗜物种,吸引其前来筑巢栖息。土壤方面引入蚯蚓等土壤动物,结合“黑土计划”进行土壤改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营造出一处生态系统完整,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谐共生,生物多样性极大丰富,充满自然野趣的城市森林。

      工业废弃品制雕塑居民们纷纷点赞

      碎石铺设的便道、木桥、工业废弃品制成的雕塑……9月27日上午,记者在广阳谷城市森林,看到此处环境优美,各种类的绿植环绕。一些家住附近的居民正在这里散步。

      记者看到,城市森林中散置了主题与自然相贴合的艺术装置,其原材选自成吨的工业废弃品,通过再次的重组和利用,使冰冷的工业产物重获生机,变废为宝。

      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称,没想到以前那么乱的地方如今竟变成了绿地,“在里面走感觉比较舒服,挺高兴的。”

      “我以前都是到宣武门附近遛弯儿。”家住喜鹊巷9号、75岁的魏欣贵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老早就看到这里施工封闭,如今竟多了一处大公园。“以后来这里遛弯儿,而且5分钟就能到家,很方便。”周围的居民纷纷为这样一座城市森林点赞。

      据介绍,作为城市绿地的升级版,“城市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消减噪声、减少污染等方面的功效突出,是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开展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同时,能实现对建设闲散用地的高效利用,有助于治理街区环境,破除城市乱象,促进城市修补。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截至目前,西城区已完成绿色公共休闲空间建设11处、微绿地61处,已实现新增城市绿地5.57公顷,全部工程将于今年11月前完成,届时西城区将新增城市绿地7.8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将达到93%。

      打造文化墙成立“里仁之家”

      此外,位于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东南部的里仁东街,东起龙爪槐胡同,西到菜市口大街,长约223米,因在里仁街东得名,此街形成于清末。

      里仁,得名源于《论语・里仁篇》。其原文是:“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者,居也。“仁”,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有道德之意。用白话说,就是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今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着力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重点打造了里仁东街、龙爪槐胡同等示范街巷,恢复胡同肌理,提升街巷文化,打造精品胡同。如今,里仁东街西口处竖起了里仁文化墙。

      近日,记者来到里仁东街,从里仁东街西口进入,一块橙色的里仁文化墙首先映入眼帘。

      记者看到,文化墙上简要介绍了里仁东街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上面还有孔子的画像,并展示了《论语・里仁篇》的内容,向来往的行人介绍孔子的“仁爱”之道。

      据介绍,4月19日开展了里仁东街集中整治,桃园交通大队、城管分队、执法小分队、环卫队、龙泉社区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出动执法力量60余人,清拖里仁东街道路北侧违规车辆14辆,安装硬质隔离195米,施划道路斑马线3处,在街巷内明确禁停区域和容易造成违规行为的区域,充分挖掘区域周边道路、闲置用地等停车资源,按照居民自治停车管理办法,解决区域停车难题。

      据悉,里仁东街以前是两侧停车,现在是单向停车双向走。住附近多年的70岁张大妈告诉记者,“以前两边都停着车,中间走车就相当于有四排车,之前街边还有好多小铺,交通比较混乱,我老伴在路上走,被剐蹭了好几次。”

      张大妈称,现在是单向停车,没有一辆任意停的了,而且两边都有人行横道,比以前安全了许多。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龙泉社区党委在里仁东街教师楼小院内打造了“里仁之家”,作为服务群众阵地、楼宇汇居民自治管理中心、背街小巷议事理事基地、居民娱乐休闲活动场所。

      记者在现场看到,“里仁之家”不到20平方米,空间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小小的活动室满足着大家学习、娱乐、交流等多样需求。

      居民认养果树荒地变身“后花园”

      龙爪槐胡同6号陶然湖景小区旁也建起了约360平方米的“绿园”,居民可以认养园中的果树,这里如同是小区的“后花园”。

      据龙泉社区党委书记张学燕介绍,龙爪槐胡同6号陶然湖景小区南侧原为待征地,因历史原因,多年来无人管理,荒草丛生,凌乱不堪,有的树木长到好几层楼的高度,既影响楼内居民采光,又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改造,这里打通了消防通道,并在通道两侧做了绿化,去除了影响居民及影响美观、存在病虫害的树种,补种新树种。记者看到,有的作物上挂着牌子,写着居民的地址。

      据悉,前期种树的居民们提议,让大家认养自管,这样既休养了身心,又维护了花草,居民们还给新建的花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绿园”。“‘绿园’大约有360平方米,以果树为主,还有一些花草。”张学燕告诉记者,目前这里有柿子、樱桃、苹果等十几种果树。

      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园内拔杂草,“他今年85岁了,没事就会来义务拔草。”旁边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祁大爷经常来义务打理园子,也当活动下身体。今年72岁的龙泉社区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他认养了3棵山楂树、2棵石榴树和1棵柿子树共6棵,“这里现在也等于是小区的‘后花园’了。”

      此外,记者了解到,绿园里还开辟了“六德”教育实践基地,作为地区青少年室外实践阵地,同学们在这里亲近绿色、播种绿色,了解认识农作物,学习花卉种植技艺等。从去年4月份开始,陶然亭小学和十五中学生多次在这里开展活动,青少年亲身体验种植乐趣,动手动脑,在实践行动中感悟“六德”。

      明朝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

      菜市口,在一千年前的辽代,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以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在菜市口附近有众多会馆,如贾家胡同31号林则徐故居,米市胡同43号康有为故居南海会馆,北半截胡同41号谭嗣同故居浏阳会馆,鲁迅第一次来京所住南半截胡同7号绍兴会馆以及魏染胡同30号邵飘萍创办的《京报》馆旧址等。

      米粮集市米市胡同

      米市胡同位于北京原宣武区东南部,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东街。米市胡同形成于明朝,当时这里有米粮集市,形成街道,故而得名,延续至今。清以来在此居住许多官僚、文人,如王崇简、王熙、潘世恩、潘祖荫、曹秀先、任兰枝、徐宝善等。胡同43号是以前的南海会馆,即康有为故居。

      胡同多会馆,尤以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24)的南海会馆著名。康有为长期在此居住。在七树堂策划维新变法。“五四”运动著名刊物《每周评论》编辑部设在往南64号,原安徽径县会馆的房舍。李大钊、陈独秀、张申府在这里编辑许多抨击时局的文章。

      这里的老字号老便宜坊焖炉烤鸭,闻名京城,顾客满堂。民国七年(1918)秋冬之交李大钊邀请邓中夏、陈愚生、易克嶷、王光祈、毛泽东、赵世炎诸人来此议论少年中国学会,并欢送王光祈出国。在此留下足迹的还有吴虞、聂耳。聂耳几次到此为朋友饯行。曾经轰动京城的谭家菜现为北京饭店款待嘉宾的名菜,其饭馆为47号。胡同南口有关帝庙。

      京城名菜谭家菜又称“榜眼菜”

      北京菜中,不但包含了世界著名的宫廷菜,而且还包含了一批精美的由私家菜烹调出名的官府菜。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谭家菜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又称“榜眼菜”。

      谭家菜是靠味道的鲜美和质地的软嫩而获得人们一致赞扬的。其菜自成菜系,有菜品近三百种,以发制烹调海味菜最有名。

      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一八七四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

      时至今日,谭家菜被完好地继承了下来,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从中国烹饪历史角度说,谭家菜是一块活化石,提供了一份研究清代官府菜最完整而准确的资料。(来源:法制晚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