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记红河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何南飞
  •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记红河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何南飞

    时间:2019-02-07 20:10:38  来源:  作者:

    原标题: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记我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何南飞

    何南飞院长在查看病人病情

    编者按:1月15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公布了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单,个旧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南飞榜上有名。记者采访了何南飞院长,其36年行医生涯中的事迹让人称赞。

    初见个旧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南飞,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他刚刚从肝胆外科例行巡视完病房。在记者眼前,这位60岁的医者面孔清癯,和蔼可亲,与人交谈时温文尔雅。不熟悉的人很难想象,这位谦谦君子,就是个旧市人民医院的“传奇”院长。就是他在36年不间断的行医生涯中,用青春、用热血、用生命抒写着一位医生的炽热情怀,在担任院长的24年里,用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克己奉公的行为准则,让个旧市人民医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让这所地处边疆的医院在全国声誉鹊起。

    患者心中的满意医生

    “36年来,何院长始终以赤子之心满怀热忱地投入医务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现为院长助理的吴丽萍在肝胆外科与何南飞共事了10余年,她告诉记者,何院长虽然公务繁忙,但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病房逐一查看病人,为病人做手术。因此,在繁忙的管理工作外,他的手术最高可达每年200台次。

    “我是一名医院的管理者,但我首先是一名医生。”何南飞这样说,也是这样做。36年的行医生涯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扑在临床一线。“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他始终把这8个字放在心上;常常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一名肝胆外科医生,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工作中,他钻研业务、严谨求实,一直将目光紧盯医学科技的前沿领域。1992年初,他在个旧市人民医院开展了红河州第一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今,他手中的一把刀,在肝胆手术中依然精准、游刃有余;他心中的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多年来开展的新技术项目,曾获云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有6项技术曾荣获州市科技进步奖。医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心系患者的初心让他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他颇有建树。他常常利用午休和周末休息,为前来预约就诊的患者做心理咨询辅导,并总结了一系列课件,经常应邀为公务员、老师及企业职工进行身心健康指导。他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作为一名党员,他义不容辞加入了劳模助力脱贫攻坚队伍。即使山路崎岖、坡陡弯急,他都亲自进村入寨为村民查体看病。当了解到当地卫生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且业务技能非常有限时,他便提出了“双向”帮扶政策,用行动真正落实了习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的指示精神,带领全院职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最大努力。

    医院领航的掌舵人

    个旧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陈玲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何南飞1995年刚当上个旧市人民医院院长时医院的基本情况。“当时,36岁的何南飞上任院长,接手了只有1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陈旧老院’。在职工大会上,他大胆创新提出人事制度改革,当即遭到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强烈反对。”陈玲回忆说,何南飞并未因此而放弃,他利用大小会议反复对全院职工进行医院现状分析。最终在1997年的医院四届一次职代会上顺利通过了《个旧市人民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从此,个旧市人民医院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00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医院。

    “自担任院长以来,我深感这一‘转身’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了。”何南飞为了让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在医院发展中得到有机结合。他加强自身学习,在探索改革中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逐步形成了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又体现本院特色的现代医学管理模式。他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院的发展之中。

    对于职工,他率先在云南省推行以“同工同酬”为核心的合同(编制外)人员管理办法;对因政策原因不能晋升职称的人才给予享受院内破格晋升职称待遇;出台完善院长奖励基金评审制度;在全省创新性设立风险高危科室,给予特殊倾斜政策……通过实施这些举措,切实解决了边疆医院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和人才成长的难题。

    对于患者,他提出了“差异性服务特色——五不五做”理念;创新了护理行政管理模式;开设了院长24小时热线;实行120急救市区免费接诊;成立“临床服务中心”……这些措施优化了医疗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对于自己,他带头杜绝走关系,实行公正、公开、公平竞聘制度;为广招人才,他主动出击,参与省内外大中专毕业生招聘竞争;从不包揽医院的物资、药品、器械采购,均放权于二级科室论证申请,医院严把质量关,药品采购实行招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

    对于医院,他提出了“文化引领激发队伍活力,凝聚人心共谋发展前景”的文化建设理念。通过“文化治院”,使全院职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创造出了一个个佳绩,尤其在创建“三甲”医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4年来,个旧市人民医院业务收入、固定资产翻了近30倍,服务范围覆盖整个红河州,成为患者满意、社会认同、政府认可的医院。

    职工身边的好榜样

    “能成为何院长的学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吕孟是何南飞的徒弟之一,他对记者说,何院长在手术台上甘做助手,手把手教学,尽心尽力指导,每一次他参与的手术,结果好坏他都会有所担当,成了外科传承人的典范。

    “他的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对未来的高瞻远瞩,是我们所敬佩的;他的坦荡做人,务实进取,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的。”在医院,没有一个职工不爱戴院长,没有一个职工不因为有这样的院长而自豪,他廉勤兼优的表率作用,在全院职工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1998年,何南飞在医院四届二次职代会上慎重向职工代表承诺了自己的人生准则及为官原则,他给自己约定了“三条原则”,即以身作则勇当“楷模”、把握方向正确决策、知人善任用好人才,以及“七个不”,即初衷不改、立意不变、方向不偏、头脑不昏、决策不错、心态不乱、热情不减。24年的院长履职中,他一直以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提出的好医生的6个“金标准”,即最敬业、爱学习、高情商、好习惯、善沟通、苦到位来严格要求自己,并以自己的以身作则引导全院职工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改革,不能让病人不满意;讲搞活,不能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讲经济效益,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为代价。

    “上善若水润物生,厚德载物正能量;功遂身退天之道,感恩同仁扶举帮;珍藏荣誉回小家,黄金夕阳天年享。”采访最后,何南飞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对退休后生活的新打算。(记者黄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