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时间:2019-01-10 15:33:42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编者按

    凝聚力简单来理解就是凝聚的力量。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只有凝聚在一起,才能做到1+1>2。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仅靠党委政府大包大揽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西盟佤族自治县变“独角戏”为政府、行业、社会多声部“大合唱”,积极整合省、市援建部门的工作力量,把扶贫工作与旅游、产业、人才、项目工作等结合起来,加快建立精准扶贫合力帮扶机制,因地制宜开展系列帮扶措施,攥指成拳,以再战再胜的脱贫成效践行“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扶持谁:勐梭镇班母村

    谁来扶:省农业厅

    怎么扶:探索农业产业扶贫新路子

    省农业厅挂钩帮扶西盟佤族自治县16年间,先后投入各类扶持资金约25914.17万元,助力近3万名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发挥“三方合作”优势,肉牛产业有起色。目前,班母村共有108户贫困户涉及肉牛养殖脱贫项目,班母拉巴科牛场共有牛619头;全县已建成标准化云岭牛养殖小区9个,在建4个,存栏种牛5700头,带动1.2万名贫困人口参与到肉牛产业各个环节,人均可增收3350元以上。

    探索“扶贫车间”模式,蜜蜂产业有亮点。目前,班母村有83户贫困户养殖中华蜂704箱,解决了10户贫困户固定就业问题,30余户临时务工问题。全县现已养殖中华蜜蜂3万群,覆盖建档立卡户3963户11441人,户均增收3028元以上。

    尝试订单农业生产,秋冬农业开发有突破。2017年,全县种植冬早蔬菜0.8891万亩,实现总产量1.081万吨,实现产值2800万元,项目区农户人均增收1400余元。

    大力培育经营主体,集体经济有作为。2017年,省农业厅支持班母村成立西盟红太阳劳务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组织西盟农产品参展,电商扶贫有潜力。通过参加系列展销活动,西盟米荞、蜂蜜、薏仁米等产品受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消费者的青睐。

    真情关爱贫困学生,教育扶贫有举措。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学费减免等帮扶措施,2017—2018学年,学院共减免西盟县生源学生学费及住宿费共计17人5.6万元。

    扶持谁:勐梭镇班母村

    谁来扶:中国农业银行普洱分行

    怎么扶: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2018年,中国农业银行普洱分行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一年来,单位88名干部职工挂钩班母村12个村民小组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投入资金及物资折款64660元。

    在帮扶中,中国农业银行普洱分行积极与班母村沟通对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积极向农户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帮助农户制定脱贫计划措施、优化脱贫方案。此外,还引导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挂钩户与丁氏蜂蜜企业合作,开展蜜蜂合作养殖增加稳定收入。同时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稳固住房,有基本医疗、社会养老保障,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

    扶持谁:勐卡镇马散村

    谁来扶:中国光大银行昆明分行

    怎么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从2005年开始至今,中国光大银行昆明分行对口帮扶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马散村。13年来,中国光大银行昆明分行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70万元。

    2018年,中国光大银行昆明分行班子成员先后四次带队深入西盟考察,研究产业扶贫等问题;出资12万元资助80户贫困户建设太阳能、沼气池等项目;为扶贫点争取到4万尾罗非鱼鱼苗;为马散村11个村民小组配备了11台音响设备;举办两期“带孩子走出深山看世界”活动;设立光大奖学金、助学金、奖教金,并积极联系昆明相关学校,为马散村小学优秀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

    扶持谁:力所乡王雅村

    谁来扶: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怎么扶:找准需求与优势助脱贫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王雅村以来,找准贫困县需求与学校优势的结合点,加快王雅村脱贫致富步伐。

    在教育扶贫方面,帮助王雅村建设儿童活动室一间,对西盟籍贫困大学生优先给予政策倾斜,与西盟县职业高级中学开展联合办学。

    在民生扶贫方面,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解决村民“运输难、出行难”的问题。援建350平方米竹产品加工房。投建王雅村360平方米产业服务中心。组织学校教职员工义买王雅村贫困户农产品。

    在产业扶贫方面,学校投入项目资金74.83万元,扶持农户在橡胶林下种植魔芋,预计每户平均增收350元以上。推广青贮玉米种植,已完成372亩种植任务。发展土鸡养殖,助力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科技扶贫方面,2018年争取到省科技厅2项4万元“三区”服务科技扶贫省级项目。

    扶持谁:中课镇嘎娄村

    谁来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普洱市分行

    怎么扶:迅速行动推动扶贫措施落实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普洱市分行在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嘎娄村中,做到思想统一、行动迅速、措施到位,并取得明显成效。

    帮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普洱市分行积极派出驻村工作队员,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2018年上半年,共投入帮扶资金32800元,向上级行申报扶贫捐赠资金2万元。同时,积极进村入户宣传党和国家政策,配合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对嘎娄村村级档案进行查缺补漏,做好系统清理备注和数据情况补录痕迹资料。

    扶持谁:新厂乡窝羊村

    谁来扶: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普洱站

    怎么扶: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普洱站结对帮扶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乡窝羊村。

    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普洱站在入户帮扶过程中,首先加强扶志教育,培育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其次做好项目扶贫,认真听取窝羊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情况介绍,深入各村民小组及部分村民家中宣传扶贫政策,了解群众实情,查看甘蔗、竹节草、青贮玉米、茶叶、核桃等扶贫产业项目开发情况,并根据统计数据,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项目。同时,加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协助窝羊村总支建设两个农村基层标准化党支部。进一步完善扶贫点基础配套设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扶持谁:勐卡镇莫窝村

    谁来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普洱市分公司

    怎么扶:七项措施凝聚脱贫合力

    2018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普洱市分公司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莫窝村扶贫攻坚工作。

    公司机关35名在职员工定期不定期深入挂联户,围绕精准施策的要求,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一是开展土地抛荒整治工作,动员建档立卡户积极参与肉牛养殖项目。二是落实就业扶贫措施,对优秀务工代表进行表彰,鼓励更多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三是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推进安居房建设工程。四是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五是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六是积极协助村组干部做好挂包村组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颁证工作。七是组织机关员工向莫窝村小学捐款9630元。

    扶持谁:新厂镇阿莫村

    谁来扶:西盟云天矿业有限公司

    怎么扶: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

    2018年以来,西盟云天矿业有限公司挂包西盟佤族自治新厂镇阿莫村。

    帮扶中,公司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村组和群众家中,与村委会干部和群众交谈,及时掌握工作情况,切实做好“户户清”工作,确保掌握的数据真实准确。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回访和精准扶贫挂钩户“回头看”工作,进一步了解贫困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来源、社会保障等情况。在工作中,驻村工作人员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实打实为群众办事。

    扶持谁:力所乡南亢村

    谁来扶:市委宣传部

    怎么扶:文化扶贫助物质精神“双脱贫”

    市委宣传部在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南亢村的过程中,坚持以文化扶贫为先导,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坚持开发式扶贫、产业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齐抓。针对安居房不达标问题,加大帮扶力度,争取按期完成并达到入住条件。针对产业扶持成效不明显,市委宣传部门多元化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促进冬季农业开发,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促增效。

    坚持以文化普及为先导,解决群众的“认识”问题。市委宣传部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依托大喇叭、小文艺队等载体,教育群众感恩党、明政策、知道义。

    坚持以项目推进为支撑,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市委宣传部积极为挂钩村谋划项目、包装项目、争取项目,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及物资折款300余万元。

    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核心,解决致富的“路径”问题。帮扶中,市委宣传部从部内挑选知识丰富、见识广博的年轻干部驻村,帮助挂钩村谋划产业。

    坚持以党建提升为后盾,解决脱贫的“保障”问题。持续加大党建经费投入,逐步培养了一批“双带”能手,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

    扶持谁:岳宋乡曼亨村

    谁来扶:市农业局

    怎么扶:把产业发展落实到户

    市农业局在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曼亨村的过程中,把产业发展落实到户,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帮扶中,市农业局制定《普洱市农业局对口西盟县岳宋乡曼亨村扶贫攻坚脱贫出列工作方案(2016—2018)》,通过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高产创建、畜牧业发展、冬季农业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2018年上半年,市农业局已投入岳宋乡曼亨村帮扶资金17.46万元,帮助引进项目6个,资金66.8万元。

    在帮扶岳宋乡曼亨村的同时,市农业局还积极落实帮扶项目资金,逐年加大对西盟的资金扶持。2016年至今,已争取上级投入西盟政策性补贴及项目资金14903.85万元,促进了西盟肉牛、佤山冬瓜猪、茶叶、米荞、甘蔗、冬季农业、养蜂等产业发展。

    扶持谁:新厂镇代格拉村

    谁来扶:市林业局

    怎么扶:种好“两棵树”,养好“一窝鼠”

    市林业局采取“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结对帮扶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代格拉村136户贫困户。

    帮扶中,市林业局通过种好“两棵树”,养好“一窝鼠”,提升精准扶贫质量,保障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到2018年6月底,市林业局已在新厂镇组织投入资金118.7万元,种植核桃4750亩。投入资金182万元,种植坚果2800亩。投入资金137.5万元,实施核桃提质增效项目7500亩。2018年1月,经市林业局、西盟县林业局、新厂镇党委政府共同协商决定,引进景洪源和胜和坚果种植有限公司和普洱卉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代格拉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到2020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45万元,完成澳洲坚果种植及提质增效扶贫项目、核桃种植及提质增效扶贫项目、竹鼠养殖项目三个项目的建设,涉及代格拉村812户285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01户1431人。

    扶持谁:力所乡力所村

    谁来扶:市教育局

    怎么扶:通过“五个一批”打好脱贫攻坚战

    市教育局定点帮扶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力所村。在帮扶中,市教育局按照“五个一批”要求,认真核对贫困户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多方争取物资和资金支持,协调解决帮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贫困群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帮扶工作见实效。积极向省教育厅协调争取到针对力所村270名建档立卡户“直过民族”普通话培训。同时,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3起,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加大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力度,培养壮大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

    扶持谁:勐梭镇里拉村

    谁来扶:市民政局

    怎么扶:多方合力精准施策

    2018年,市民政局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里拉村。帮扶中,市民政局将里拉村土壤拿到市农业部门进行化验,科学决定种植品种,助力里拉村全面脱贫。并结合驻村工作队员中具有厨师资格的特点,开展厨艺培训,60余名村民参加培训。

    同时,协调部门加大投入。一是自筹资金。市民政局下属军供站、救助站、殡仪馆、军休中心等单位自筹资金8725元,为挂包村购买音响、鸡苗。二是捐赠路灯。市民政局与市慈善会共同协调企业捐赠太阳灯58盏,价值91640元。三是争取资金支持。市民政局主动协调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5万元,帮助里拉村解决种植花椒、改善供水、购买文化室设施等问题。

    扶持谁:勐卡镇永帮村

    谁来扶: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怎么扶:开展多项行动助力脱贫

    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永帮村以来,市外侨办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回头看”“百日会战”、开展脱贫攻坚措施户户清行动、建立乡村“新时代讲习所”、修订完善帮扶计划、开展扶贫领域大培训等行动。同时,配合抓好产业发展,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2000亩,覆盖建档立卡户185户648人。规模化种植皇竹草164.3亩,覆盖建档立卡户16户61人。养殖蜜蜂500桶,覆盖55户186人。配合抓好安居房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扶贫捐赠等活动。

    扶持谁:中课镇窝笼村

    谁来扶:普洱日报社

    怎么扶:落实帮扶责任合力脱贫攻坚

    普洱日报社挂钩帮扶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窝笼村。通过帮扶,窝笼村基础设施更加夯实,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目前,全村431户安居房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并达到入住条件,全村主干道、村组道路硬化率100%,14个村民小组组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落实各项政策保障,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2014年以来,窝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均达100%。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发展,实现建档立卡户产业全覆盖。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抓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共制定帮扶措施1000余条。加大技能培训,邀请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每年至少开展1次创业技能培训,使每户贫困户掌握1—2项技术。

    扶持谁:新厂镇永广村

    谁来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怎么扶:倾心尽力办实事

    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挂包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永广村。通过帮扶,永广村发生了变化。从镇上到村上,从村上到各村民小组的公路全部建成了水泥路,老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力实施民房建设,2016年以来,共实施民房建设494户,并通过采取群众自建、施工队统建等方式,缓解民房建设资金短缺问题。99%的村民小组通广播电视,100%村民小组通自来水或饮用水。建成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卫生室,且配备有2名乡村执业医生。永广村活动场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应入学人数为100%。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