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保山施甸县:苦瓜别样“甜”
  • 保山施甸县:苦瓜别样“甜”

    时间:2019-01-10 15:31:22  来源:  作者:

    进入冬季,云南保山市施甸县旧城乡物化清露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冷链物流园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在这里,凸显着一派浓浓春意。种植苦瓜的农民都是以10万元为基数,晒自己的苦瓜收入。

    一位姓杨的村民难掩内心的兴奋笑着说:“种植苦瓜3个月,亩产就有5万元的收入,我这种苦瓜种出的是别样甜蜜的生活,在种植苦瓜的同时,我到冷链物流包装蔬菜,一个月下来,还可以赚5000元钱的劳务费,不用出村就能赚双面人生的钱,真好!”

    据了解,施甸县旧城乡是一个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依托国家农业部冬季农业示范基地的承办建设起来的南菜北运航母基地。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转化为资金,将反季蔬菜开发成为一项即能赚钱、又能促进劳动力叠加增收的高效农业。在近20年的农产品经营过程中,旧城的蔬菜工程曾创造辉煌、也经历过迷茫,在与市场博弈中,他们把锄头围着市场转、用自我营销的模式,把曾经的蔬菜收购小摊扩大成为冷链物流、把冷链物流联盟扩张到辐射两国三市的蔬菜集散地的产业经营航母。

    传统农业在大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蔬菜自留地从传统的小农业提升为产业,小菜园变成了大园区;在园区化种植过程中,智慧农业无意间挤进了园区助力产业发展,冬季农业的生命线在产业扩张中得到延续。在20多年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旧城蔬菜把产业经营范围从一个乡扩大到一个县、一个县域再扩大到一个市的区域扩张扩容到云南的三市两国的经营规模。

    在这个被称之为全年无霜期的高热度、低海拔区域,阳光农产品用最“土”的生产方式,开发出最“特”的产品,带动村民收获了最具“钱”景的舒心产业。

    2013年以来,几家冷链物流公司就把市场的培育与基地的扩张以及渠道的开发作为一套智慧农业网络进行开发,用基地建设(临沧市与缅甸北部)南迁,产品供给(北京河北)北运的经营战略,把苦瓜种植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经营。过去的几年都是村上发种子,农民自己抢种,由于缺乏时间指导和技术管理,2017年,苦瓜出前期,瓜农吃了先种先亏的苦果后。今年,物流联盟牵头成立苦瓜产业种植集团公司,从分散经营走向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联合经营之路,由物流联盟提供技术指导,统一种植、统一收购。

    敢放开手脚干,是因为他早已找好了销路。旧城的物华清露公司早在2016年就在北京开辟了经营与销售一体化的蔬菜“漫游”窗口,旧城这个叫勐菠萝区域种出来的苦瓜在北京、河北蔬菜市场成了云南的露天无公害蔬菜“受宠”。把蔬菜种植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鲜活农产品。

    今年元旦前期,经过3个月的种植,旧城的6家冷链物流中心收购鲜苦瓜131.5万公斤。苦瓜售价为每公斤7.8至8.5元,按每亩苦瓜平均产5000公斤计算,农民每亩苦瓜净利润达7万元之多,在此同时,几家冷链物流公司每天还招收包装劳务工600人以上。在物华清露物流园,收购苦瓜的杨富林说:“农户种植苦瓜最苦的时候是授粉期间,现在苦瓜可以收获时,农户的田间生产已进入休闲期,我们冷链物流园区每天需要600人从事蔬菜打包,只要你愿意,包装自己的瓜赚老板的钱就是农户实现叠加收入又一致富通道”。

    云南网通讯员 杨连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