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交通,双江人满满的幸福感
  • 交通,双江人满满的幸福感

    时间:2019-09-28 18:51:24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出门硬化路、抬脚即上车,日行千里路”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交通,双江人满满的幸福感

    70年岁月变迁,双江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山高坡陡,在国道214线通车以前,各种运输全靠人背、马驮、竹筏渡运。走在村中的黄泥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好路似乎是一种奢望。曾几何时,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双江人来说,走出村寨,就意味着要“出一趟远门”。

    千古百业兴,交通须先行。70年岁月变迁,双江的交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夯实基础谋发展

    1955年,海孟公路(现国道214线)建成通车后,结束了双江无公路的历史。1998年3月,全县村村通公路,为振兴双江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江抢抓交通道路建设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五”“十一五”期间,双江实现市到县公路以及县际公路油路化、县到乡公路弹石化以及县到乡公路通畅、乡到行政村公路通达。“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了市到县二级路和县到乡、乡到行政村通畅工程,实现了市到县公路等级化、县到乡公路通畅化,乡到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70%以上的目标。其间,建成二级公路75.04公里,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42条503.9公里,完成勐库城子桥和双江县纸厂桥两个索改桥建设项目;省道小沧线二级路项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乡道改造工程勐勐镇至湾河水库岔口公路、林勐线竹笆桥至勐库段工程、建制村通畅工程9条56.5公里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共计完成投资18.63亿元。

    目前,双江已建成“一环、一纵、四连接”公路网络,一环即勐勐-邦丙-大文-忙糯-勐勐环线,勐黄线和勐忙线环绕邦丙、大文、忙糯和勐勐;一纵即临双二级公路由北向南穿过双江县城;四连接即忙圈公路向东连接国道323线,赛罕路向南连接澜沧县境内国道214线,双耿线向西连接耿马县四排山乡,林勐线向北连接临翔区南美乡。全县公路总里程达5833.2公里,其中,国道56.5公里,省道233.4公里,县道14条342.5公里,乡道66条481.2公里,村道840条2641.3公里,专用道28条118.1公里,产业路2018条1960.2公里。

    出行快捷畅无阻

    凡来过双江的人,都会对那一条条蜿蜒在山水之间的美丽公路印象深刻。勐黄线、勐忙线、双耿线、林勐线、坝糯线、邦改线等美丽乡村公路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展现了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的美丽景象。横穿大文乡大文村、户那村、大梁子村、大忙蚌村、邦丙乡邦丙村、南直村、岔箐村、邦歪村,全长56.59公里的邦大公路全新亮相,让双江大文、邦丙两个乡镇的群众日常出行更加便捷。

    驱车沿着邦大路缓缓前进,蜿蜒曲折的新修路面,像一条白色的玉带向大山深处延伸。美丽的村庄、新盖的民居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我们村的老百姓很高兴的,有了交通运输局的帮扶,路也快修好了,还是柏油路,出行更加方便,从此结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历史。”户那村村委会主任李罗旺高兴地说。

    殊不知,几年前,这条路还是另一种光景。

    这条路于2006年修通弹石路,受地形、地质等因素影响,道路线型较差、技术标准较低。在当地,蜿蜒险峻的山路就成为“一景”。而村组之间的道路,是泥土路面,每年雨季,都给村民出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学生上学只能走土路,天气不好的时候容易栽跟头,摔得浑身是泥;村民家里建房子,拉材料的车辆进出也不方便。”户那村完小的老师苦笑着说。

    “以前,晴天尘土飞扬,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雨天又排水不畅,四处泥泞,成了烂泥塘,脚都放不下去。一到雨天,大家都不愿出门。”户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张发说。

    为综合规划户那村全面扶贫工作,县交通运输局多次深入户那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与户那村拉祜族群众拉家常、找穷根、话发展、寻出路。“让户那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交通要当好先行官。要做好沿线群众的思想工作,整合当地劳务、运输资源,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发挥共建优势,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户那村主干道建设任务。

    邦大公路,只是全县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随着“四好农村路”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双江交通发展大格局迎来了全新升级。坚持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四通八达梦起航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交通道路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双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着力实施县乡道改造、建制村通畅、直过民族地区自然村通硬化路、窄路面加宽、安全生命防护、危桥改造、扶持较少人口发展道路建设、建档立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着力抓好“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公路”建设,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省委、市委对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实现市到县通二级路、县到乡和乡到行政村公路全部硬化,30户以上自然村优选通达路线通畅率达63%(全县村道2641.3公里,已硬化1664公里,正在实施硬化工程432.7公里,未硬化544.6公里),“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健全,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出行难的状况,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按照省、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关要求,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加快消除制约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今年,在抓好勐黄线(邦丙至大文段)县乡道改造工程、建档立卡贫困村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续建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勐黄线(勐勐至邦丙段)县乡道改造工程设计工作,加快推进2019年直过民族地区自然村道路硬化等新开工建设项目,确保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在抓好公路日常养护的同时,全面实施预防性养护及小修工程、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工程,目前,2019年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已开工建设20条段,30条段进入招投标阶段;危桥改造工程8座,已全面开工建设;养护大中修工程计划实施双耿线,已进入招投标阶段。积极开展农村公路行道树桉树替换工作,完成桉树砍伐32600株,涉及里程329公里。不断改善道路、水路运输环境,交通整体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有效增强,运输能力大幅提高、运量快速增长。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点)68个,开通客运线路32条,有道路运输经营户1890户,道路运输相关经营业户179户。开通城市公交线路7条,投放公交车16辆,投放出租车50辆,投入农村客运车辆22辆。全县拥有营运载客汽车82辆,营运载货汽车1916辆。乡(镇)通客车率100%,通邮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95%。

    紧紧围绕“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工作要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程结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三结合”要求,着力打造“畅通、便捷、安全、舒适”的公路“升级版”,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今年,全县计划完成93.2公里“美丽公路”建设,分别为县道(勐忙线)30公里、勐库镇乡道(邦改公路)10公里、沙河乡乡道(平掌公路)10.2公里、勐勐镇乡道(邦迈公路)10公里、邦丙乡乡道(南直公路)10公里、大文乡乡道(大忙蚌公路、仟信公路)11.3公里、忙糯乡乡道(吧哈公路)11.7公里。

    大道如网、长路如虹,纵横交错、车流如织。今天的双江,正逐步形成以在建的临双高速公路为主框架,国省干线为辐射,县、乡、村、组公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群众“出门硬化路、抬脚即上车,日行千里路”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李廷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