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广南:辉煌70年 粮食丰收人民富足
  • 广南:辉煌70年 粮食丰收人民富足

    时间:2019-09-11 18:47:50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广南:辉煌70年粮食丰收人民富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农业方面。都说民以食为天,过去,一家人常常为吃饭问题发愁,能吃上白米饭的日子屈指可数。但如今,我们从“有啥吃啥”变为“吃啥有啥”,城市各商店超市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农村也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辉煌70年,大家都过上了幸福日子。

    1949年10月,陆应峰出生在广南县莲城镇小广南村,和新中国同岁的他,如今已是古稀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始终改不了爱劳动的习惯,秋收时节,还会帮着家里人晒粮食。看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陆爷爷不禁回忆起了过去那些吃不饱饭的岁月。

    陆爷爷说,那个时候家里人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几岁的他得跟着大人一起下地劳动挣工分,才能吃上饭:“粮食不够吃,一桌给一大箩筐白薯,要先吃白薯,才给一箩筐米饭吃。”进入80年代,国家实行土改,包产到户的日子彻底激发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陆爷爷一家分到8亩多土地,但因为受种植技术等影响,还是广种薄收。“土地分到户,我们家有8亩多土地,当时种的是老品种,一年的稻谷收得92挑,每挑也就在70斤左右,玉米也收得少,只有1000多斤,勉强够一家人吃。”

    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农业领域发挥大作用,种植2亩水稻就足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吃,早已不是问题。“现在好了,国家科技发达,都是种新品种,去年我家种了3亩水稻,今年只种2亩,每亩可以收1000多斤,够一家人吃了。”

    广南是农业大县,随着种植技术的大量引入,呈现出精细化管理、机械化种植,加上优质粮种的研发、培育和使用,使得粮食产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特色产业和产品出现,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成为富民增收的一条路子,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两杂’种子的使用,良种良法技术的推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我们广南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不管是从产量还是从品质上,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增长。”广南县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锡树介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也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业投入逐年增长,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8年,广南县农业总产值达59.95亿元,粮食总产量和人均有粮量出现大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统计数据反映,广南1949年全年的粮食总产量是6.65万余吨,到2018年年底粮食总产量达到37.17万余吨,2018年比1949年增长了4.6倍。”谈到全县粮食总产量的巨大变化,广南县统计局局长张芳艳自豪地说。(胡俊 饶泉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