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普洱市思茅区创新小贷新模式 注入创业新动能
  • 普洱市思茅区创新小贷新模式 注入创业新动能

    时间:2019-09-11 18:45:39  来源:  作者:

    云南网讯(通讯员 罗娅)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思茅区在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就业创业上下足功夫,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创业活力,畅通“三条渠道”、激活“三个机制”、把握“三个环节”、力求“三个效应”。三年来,思茅区共扶持创业3704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员46人,发放贷款34674万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

    畅通“三条渠道”,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从2017年开始,思茅区将创业担保工作列为政府十件惠民实事,纳入政府督办事项,实行每月报告制度。在全区开展了创业进百家调查活动,内容包括就业干部走下去,深入各乡镇、社区摸清创业需求;问卷调查报上来,科学设计调查问卷,提高放贷准确性;银行征信用起来,加强与农商行的合作,确保贷款带动率和回收率。

    激活“三个机制”,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惠民工程”来抓。针对农村创业人员担保难的问题,思茅区为广大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加便利的创业环境,支持“双创”工作,应用农商行综合授信,采用农户联保的方式代替工资反担保的形式,支持“草根”创业,优化和解决担保人不足的问题,开展农户联保,整村推进工作。

    为解决担保人不足的瓶颈问题,思茅区于2017年将创业担保贷款担保人范围由区级行政机关事业人员放宽至九县一区、市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工作人员;在审核合格的前提下一名担保人员可担保两户创业人员;2019年又再次将担保人范围扩大到移动、电力、烟草、银行系统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

    把握“三个环节”,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阳光工程”来抓。首先,严格程序,坚持既要办好事办实事,又要规避风险的原则,规范贷款程序;其次,严格审核,层层把关,严格风险防控,严格审核审批,确保资金安全;最后,严肃工作纪律,对贷款人员弄虚作假骗贷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三年内不允许享受贷款政策,确保落实政策的严肃性。

    力求“三个效果”,把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富民工程”来抓。通过简化程序、放宽条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力求实现政策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的最大化。通过政策导向,不断扩大参与度与受众面,结合农商行“金融夜校进乡村”活动,深入宣传,思茅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