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云南脱贫攻坚群英谱出炉~蒋俊榜上有名!一起来看看西畴扶贫成绩单!
  • 云南脱贫攻坚群英谱出炉~蒋俊榜上有名!一起来看看西畴扶贫成绩单!

    时间:2019-05-08 19:27:53  来源:  作者:

    原标题:云南脱贫攻坚群英谱出炉~蒋俊榜上有名!一起来看看西畴扶贫成绩单!

    一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传来,云南又有33个县(市、区)甩掉“穷帽”!每个成功脱贫出列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干群的齐心协力奋勇拼搏,更离不开“领头雁”与“领路人”的引航与探索,他们牢记初心和使命,勇于奉献和担当,以必胜信念披荆斩棘率领贫困群众战胜“贫魔”。不负韶华,无愧人生,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美的英雄与标杆,荣耀会被历史铭记!

    其中,西畴县委书记蒋俊榜上有名。

    扶贫英雄——西畴县委书记蒋俊

    他把“西畴精神”发扬光大,闯出一条极度贫困石漠化地区摆脱贫困的新路子。

    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份西畴的扶贫成绩单!

    探索“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探索形成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让石漠变绿洲成为现实。截至目前,累计治理石漠化180余平方公里,兴街镇三光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成为2018年全国滇贵黔石漠化现场会、全省自强诚信感恩现场会的参观点。

    探索“五法治水”水利建设模式

    探索形成制定规划“引”水、技术到位“建”水、五小水利“蓄”水、推行河长制“管”水、创新机制“活”水的“五法治水”模式,推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吃水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建成“五小水利”工程4.3万余件,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9万亩,有效解决了13.4万人、3.8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探索“四轮驱动”建设模式

    探索形成群众主动、精神鼓动、干部带动、党政推动的“四轮驱动”公路建设模式,率先实行“路长制”,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2007年以来,全县共修通农村等外公路1910.35公里,实现行政村通公路率、硬化率均达10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100%、路面硬化率达99%,被列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示点县。

    探索“三宜”乡村建设模式

    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从过去单一的温饱村、小康村建设转向“宜居、宜游、宜业”的三宜新村建设。累计投入3.29亿元,在农村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建成汤谷、多依坪、岔河、江龙、小洞等一批美丽乡村682个。

    探索“农民四变”改革模式

    探索形成农民变市民、变股民、变工人、变商人“四变改革”模式,既缓解了石漠化山区生存压力,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累计有628贫困户2478人搬迁城镇居住,实现由农民变市民;有9964户贫困人口参与股份合作,实现由农民变股民;有11164人通过培训外出务工,实现由农民变工人;有1000余人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增收,实现由农民变商人。

    探索“合作收益”扶贫模式

    探索形成“社信合作、社企合作、社员合作、消费合作、劳务合作”五种合作发展模式,成为破解贫困农户持续增收难的一把“金钥匙”。截至目前,全县共有9964户档卡户分别参与五种合作模式,资金总额达3277.9万元,实现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探索“五分钱”工程模式

    群众按每天节约5分钱、每年节约18元的标准筹集保洁费用,县委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参加“五分钱”工程的村小组按月补助,聘请贫困群众担任保洁员,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蝶变,被省委省政府作为基层“六小创新”之一在全省推广。

    探索“道德银行”积分制模式

    创新“道德银行”积分制,加快建设“八有”“幸福超市”,采取以劳动换取工分、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积攒工分到“幸福超市”兑现生活用品,破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幸福超市”13个,带动8365户贫困户实现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探索“扶贫车间”脱贫模式

    通过支部牵线搭桥、干部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带动等方式,采取招商引资、一次性奖补、优先给予创业贷款扶持、整合农村闲置资源等措施,探索“党支部+扶贫车间”脱贫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就业协会72个,开展就业培训17544人,组织6万人外出务工(其中档卡户12944人);全县共建成扶贫车间18个,655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探索党建扶贫“双推进”“双联建”模式

    “2015年以来,共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对72村(社区)委实施“十有十能”规范化建设。制定《西畴县开展扶贫挂钩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和《实干村(社区)考核方案》,县级部门84个党组织与基层党支部结对共联共建。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政治生活、阵地建设、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实施“双推进”,党建与扶贫双推进找到了有效结合点。

    精准扶贫成效

    精准的扶贫举措取得了精准的扶贫成效。

    户户都有增收业。突出打好产业和就业“两张牌”,做到宜业则业、宜工则工。全县共投入产业发展补助资金4264.28万元,扶持83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成立就业协会,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7544人次,8489户12944人实现务工增收脱贫。

    人人都有好收益。积极推行“公司+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投入产业抱团发展资金4200万元,推动5家龙头企业和57个农民合作社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务工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9964户参与抱团合作发展,实现减贫带贫全覆盖。

    家家都住安全房。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以“六类”迁出区域标准,以进城安置为主、以小集镇和分散安置为辅,全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10户3630人(其中集中安置700户2742人、分散安置207户888人),现已全部搬迁入住。同时,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危房改造18132户,彻底改变居住条件。

    人人都有好保障。累计实施义务教育档卡户“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18231人次,享受资金4740万元;档卡户非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就学补助13782人次,兑现补助资金1231万元,全力打好控辍保学“组合拳”,实现档卡贫困户无辍学。全县档卡户人口100%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或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对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保障资金9691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419人次389万元,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

    村村都有新变化。全县共建成公路总里程4123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通村小组进村主干道路面硬化率达99%;新建排灌沟渠71.7公里,建成配套供水管网217.7公里,实施集中式供水392件,建设小水窖4.3万件,全县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78.88%,用水保障率达100%。;全面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安全用电保障到村到户;新增通信基站628座,实现69个村通网络宽带全覆盖;新建成24个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县69个行政村均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全县69个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8年底,西畴县累计脱贫退出贫困人口9141户34857人,脱贫出列贫困村6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6.2%下降到1%,完成了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退出6、10、5指标任务,达到“三率一度”目标要求。

    今天的“西畴精神”,已然成为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密钥,成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实写照,成为各族干部群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精神内核和强大精神动力,推动着全县各族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