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普洱市:用高质量提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普洱市:用高质量提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2019-05-08 19:24:14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用高质量提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提案交办会议召开(通讯员高黎松摄)

    编者按: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197件,其中,委员个人提案155件,占78.68%;集体提案42件,占21.32%。涉及经济建设方面66件,占33.5%;涉及政治建设方面13件,占6.6%;涉及文化建设方面26件,占13.2%;涉及社会建设方面71件,占36.04%;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21件,占10.66%。立案183件,转为建议14件,立案率92.89%。立案提案中,交市委办安排办理9件,占立案提案的4.92%;交市政府办安排办理174件,占立案提案的95.08%。现将2019年重点提案摘登如下:

    关键词:生态文明

    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案由:我市自2013年获批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方向,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湿地面积排全省第一,但湿地保护工作严重滞后,湿地保护率和一般湿地认定工作虽排全省末位,而湿地保护管理指标已纳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领导干部综合实绩考核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等考核内容,且占中央和省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资金的权重比例达24%。综上所述,湿地保护工作事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建议:一是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落实市、县(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主体责任。二是结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充分发挥林业、自然资源、环保、水务、农业等相关部门的湿地保护与恢复职能作用,强化林业主管部门湿地管理的职能职责,加快构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体系。三是将湿地保护、恢复、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在中央和省安排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开展重要湿地的保护、恢复等工作。四是协调处理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重要湿地资源保护恢复之间的关系,加强规划衔接,严格市场准入。五是尽快制定出台《普洱市湿地保护条例》,为有效保护湿地提供法制保障。(民盟普洱市基层委员会)

    关键词:民生

    关于发展城市公交倡导绿色出行的建议

    随着私家车拥有量不断攀升,城市道路日趋拥堵,行车难、停车难等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发展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实现绿色出行是我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政协委员 许泉)

    一、城市交通现状

    思茅主城区现有1户公交企业,即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下属的普洱市公共汽车公司,属民营性质,现有公交车134辆,开行公交车8条,单边里程123公里,线路单边平均里程13.67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9.2%。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公交体系。

    2、政府补贴不到位,企业不堪重负。

    3、公交车驾驶员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大、收入偏低、社会保障跟不上。

    三、对策建议

    1、完善城市公交规划。聘请专业机构对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站点设置进行规划,优化公交线路和公交停靠站的布局。

    2、政府应高度重视公交企业的生存现状,理顺体制机制。一是公交公司应积极向交通主管部门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城市公交运作模式。二是增开南北快线公交车,减少途经站点,缩短单程运行时间,提高运行准点率来增加客流量。三是调整票价,使用新能源汽车替代现有的老式公交车。四是取消爱心卡,将发放爱心卡改为现金补贴,让所有老年人都得到关爱。五是应适当提高公交车驾驶员的工资待遇,完善社会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公交公司应加强自身管理。既要重视对驾驶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还要注重对他们的文化素养、文明用语、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以民生公交为核心,着力打造“智能公交”“文明公交”“品牌公交”

    5、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出行。

    关于加强优秀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建议

    曲靖、昭通、德宏、文山等州(市)自执行优秀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及参加当地事业单位考试加分以来,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增加,增加了当地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带动了当地群众体育的发展。现参照曲靖、昭通、德宏、文山等州(市)的青少年优秀退役运动员安置情况,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建议。(市政协委员 张杰)

    1、普洱籍生源,代表普洱队参赛,在云南省运会(青少年组)获得单项金牌和集体项目第一名成绩的运动员(本科及以上学历),由原户籍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安置到体育专业事业岗就业。

    2、普洱籍生源,代表普洱队参赛,在云南省运会(青少年组)获得银牌、铜牌和集体项目第二、三名成绩的运动员,参加普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给予适当的加分照顾。

    3、普洱籍生源,取得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证书的运动员,参加普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给予适当的加分照顾。

    关于对普洱人家小区地下车库停车位进行修缮维护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普洱人家住宅小区是行政中心整体建设中的配套工程,但建成使用仅几年,普洱人家高层住宅地下停车位质量问题反映较为集中,且未得到重视解决,住户对原承建单位——城投公司和进驻的至胜物业有很大意见,并成为少数住户延交、拒交物管费的理由,不同程度影响了小区的和谐。(市政协委员 黄洪声)

    二、建议:

    一是由市城投公司牵头负责组织,物业管理、社区参与协调工作,对涉及高层住宅地下停车位质量破损问题作整体评估,提出有效解决的方案意见;

    二是在通过协商具体实施修缮费用中,可采取城投公司承担一点,物业管理提取的公共维修基金承担一点,车位购买人承担一点的办法解决;

    三是物业公司管理有责任听取和反映协调解决住户在物管范围内的问题,提升服务,赢得住户的信任与支持。

    关键词:重点项目

    关于加快百里普洱茶道项目建设的建议

    百里普洱茶道项目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由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调研普洱时提出,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把普洱市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的发展定位,依托以“茶”为代表的特色资源,集合以“茶”为名的多元素体,在思茅主城区及近郊打造一条体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百里普洱茶道。(思茅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

    百里普洱茶道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涉及项目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加快项目建设。

    一、高度重视。建议列为市区重点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二、做好规划。项目最好选择国际一流规划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符合举办国际赛事的标准,突出体育运动主题,以体育运动带动旅游度假养生产业的发展。

    三、突出要素保障。要全力做好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工作,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尽快办理林地、土地、环评等审批手续。要进一步整合各部门项目和资金,同百里普洱茶道项目融合实施,协同发展。

    四、积极招商。围绕项目积极进行招商,引进运动养生、休闲观光度假、运动设施维护等服务功能建设,现有沿线企业加快景点景区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工作,围绕百里普洱茶道项目建设,突出企业特色,做好项目服务工作。

    关于加快普洱工业园区宁洱片区建设的建议

    案由:

    随着思宁一体化步伐加速推进和玉溪至磨憨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加快普洱工业园区宁洱片区建设迫在眉睫。

    目前现状:

    普洱工业园区宁洱片区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结构不合理;二是产业单一,发展比较混乱;三是诸多“瓶颈”制约;四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五是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宁洱县政协委员活动小组)

    工作建议:

    (一)分期建设、滚动发展。成片开发建设可以相对集中资金,成熟一片,开发一片,滚动发展,形成工业园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依托现有基础,产业升级和服务配套协调。工业园区的近期发展可以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和大型企业,以减少市政工程设施投资。

    (三)创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严格执行简政放权,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四)以优势产业的集聚和支撑,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围绕核心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集聚、裂变,形成新的优势特色产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园区管委会要严格履行为入园企业提供“六通一平”的承诺,使园区的投资“硬环境”得到实质性地改善。

    (六)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化方向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良性互动,推进一体化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总部经济

    关于修改完善《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试行)》的建议

    2012年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试行)》(普政发〔2012〕204号),普政发〔2012〕204号文件出台以来的6年间,一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不善于研究政策使然,对普政发〔2012〕204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不到位,多数领导干部甚至不知道普政发〔2012〕204号文件的存在;二是普政发〔2012〕204号文件的部分提法己不合时宜。(市政协委员 沈继华)

    根据市委的意见,2018年市政协专题进行了普洱总部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对普洱的重要战略意义;普洱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定位;普洱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选择;加强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

    2019年1月15日召开的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上,市委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并强调要“坚持国企民企并重,集团总部与区域总部兼顾,建立总部经济重点招商目录,加快引进一批域外总部企业,做大做强一批本地企业总部,通过总部经济产业乘数效应扩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增加税收收入,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制高点。”政策支持是实现普洱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议对普政发〔2012〕204号文件进行修改完善,使之成为普洱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对外开放

    关于将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设立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议

    自2012年孟连(勐阿)边合区启动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27亿元,陆续建成了勐康大桥、国门、联检楼、查验货场、口岸道路、一关两检生活区、边民互市点、集贸市场、芒信通道等口岸功能设施。积极招商引资引入企业入驻勐阿边合区,实施了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积极推进通关便利化,把通关时间从8:00—18:00延长为7:00—22:00,是全省通关时间最长的口岸。至2018年,孟连口岸实现进出口货值10.6亿美元,人流量173.14万人次,货运量69.34万吨,车流量37.2万辆次;上缴关税9.24亿元。超过昆明现场业务处及瑞丽海关,居全省关区首位。目前口岸进出口流量呈快速增长上升趋势。

    由于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目前仍为省级边合区,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无法享受国家和省级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之普洱市贫困面大,财力薄弱,无力投入更多资金,制约了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

    建议:为确保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维护边境安宁,让边疆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建议普洱市加大工作力度,将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申报设立为国家级边合区,在政策、资金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市政协委员 李松泉)

    关键词:文化事业

    关于加大普洱文体事业全面发展的建议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文化传承、运动健身、文化休闲成为大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需求,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活动需求与滞后的文化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矛盾逐步凸显。(市政协委员 何燕)

    一、提高对文化体育事业的重要性认识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是普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需要,是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物质基础,是充分发挥文化影响力是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

    二、关于加大普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政府部门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力度。重新规划建设新的体育运动场地,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建设亚高原运动项目训练基地;改造原有体育场馆,不断完善规划建设;支持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发挥设施的使用效益,让青少年更好参与健身运动,增强青少年的体质。

    二是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文化体育精品项目。思茅中心城区办好普洱茶节,以普洱茶节为主题,把商贸、民族文化体育、休闲时尚运动融合,把普洱茶节作为全市精品文化展示的窗口,支持各县(区)持续举办民族节庆。

    三是加大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现有文化体育产地的建设,增加群众参与文体活动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大众健身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

    关于拯救少数民族语言的建议

    一、概况

    根据多年来对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广泛调查研究,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状况大致如下:

    (一)哈尼族语言,有的地方是部分老人通晓而不通用,大部分地方是壮年、中老年人通用。而2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能讲的微乎其微。

    (二)彝族语言,现很多地方只有少数老人通晓,基本不通用。

    (三)傣族的语言传承状况与哈尼语差不多,也是在一步步地走向萎缩。

    其他人口较少的民族,大多早已完全失传。(市政协委员 李青)

    二、拯救措施建议

    1、营造崇尚民族文化的大环境。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教育,强调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建立激励机制。首先,从行政上确保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让各少数民族人能切实感受到其民族文化被重视,从而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利用经济等多种手段,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经常性的比赛奖励。

    3、营造一个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要求少数民族人普讲民族语、普穿民族服;领导干部、教师、文化工作者起带头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的辐射功能,设立民族语言播报窗口,创办一些如民族文化论坛、讲坛等栏目;多开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活动。

    4、改革教育制度,推行双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配备本民族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