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云南新闻 > 屏边县腊哈村:靠勤劳创造美好生活
  • 屏边县腊哈村:靠勤劳创造美好生活

    时间:2019-04-04 19:12:2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腊哈村:靠勤劳创造美好生活

    村民在管护香蕉苗 通讯员 胡云才 摄

    屏边县白河镇腊哈村委会地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河谷地带,适宜种植各种热区水果,全村辖上寨、白河、白石头、新房子、狮子山、老罗田、干田、中寨8个自然村,居住着彝族、苗族、汉族、壮族、哈尼族5个民族,全村382户1526人。近年来,村民通过发展产业、流转土地、外出务工等,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生活越来越好。2017年年底,腊哈村全部退出贫困村,所有农户脱贫出列。2018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8000元。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腊哈村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引下,不等、不靠、不要,结合腊哈村实际,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海拔梯度发展妃子笑荔枝、菠萝蜜、芒果、甜柿等产业,并通过流转土地、外出务工、电商等形式激活潜在动能。通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已种植妃子笑荔枝树200公顷、芒果树66.67公顷、甜柿树66.67公顷、菠萝蜜树130余公顷,实现了人均0.67公顷以上热区产业。

    2013年,该村建起了产销一体化“屏边众和果蔬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拥有205户社员,带动土地流转200余公顷,并通过电商将农户产品远销昆明等大中城市,每年合作社都要给社员按股份进行分红。村民勤劳致富,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发展热区产业已成为村民发展经济的主渠道,流转土地成为经济增收的主要途径。通过几年的努力,有的农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有的成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如今,腊哈村大部分村民通过发展产业过上了好日子。今年54岁的干田村的李树明向笔者介绍,为了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几年前,他就暗暗下决心,要好好发展经济,于是不断学习种植技术,大胆尝试,掌握了种植香蕉、荔枝、芒果等技术。几年后,他发展种植香蕉树6.67公顷、荔枝树0.67公顷、芒果树0.67公顷,每年请工人管理基地都要开支10余万元。他说,今年香蕉价钱好,种植的6.67公顷香蕉树还没卖完就已经收获了60余万元,等过两年种下的0.67公顷荔枝树和0.67公顷芒果树挂果,收入还会更多一些。

    干田村的徐开明是靠流转土地富裕起来的,他告诉笔者,现在党的政策非常好,他家盖房子时政府补助3万元,建起了小洋楼,住着很舒适。去年租给外地老板2公顷地种植牛油果,租期20年,每年仅租地费就有15000元,有收益时,老板还给10%的提成,老板又以每月2200元的工资长期返聘他去管理,收入增加不少。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种植技术,只划算把土地租给老板开发,除了租地的收入,帮老板打工有工钱,还可以学到技术,又不操心。徐开明除了租给老板2公顷地种植牛油果外,还租了0.67公顷土地给别人种植砂仁,妻子又在村委会的合作社开了一家商店,一个女儿在外打工,他平时还种点包谷自己烤酒。他说:“现在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过上了美好的生活。”(通讯员胡云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