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用“绣花”功夫让城市更宜居
  • 用“绣花”功夫让城市更宜居

    时间:2019-11-02 17:46:07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曹儒峰

    □ 本报记者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程妍妍

    道路整洁明亮、建筑错落有致、夜晚灯光璀璨、广场上欢声笑语……深秋时节,放眼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处处彰显活力、释放魅力、蕴藏动力。

    6年前,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开始建设征程,创造了和谐拆迁的“高铁速度”。从以前的“拆”到如今的“建”“管”结合,旅游经济开发区以环卫深度保洁、扬尘治理、市容秩序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园林绿化和市政维护为重点,用“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南黄路东侧有乱倒垃圾现象,请清理……”半个小时后,这里的垃圾被清扫干净。在旅游经济开发区城市管理局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环卫系统”视频巡查功能,实时掌握城市环卫保洁动态信息。针对占道经营、偷倒建筑垃圾、污水排放、施工噪音扰民等违规现象,相关负责人依照责任区域,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清理,用精细化的管理守护着城市的“面容”。目前,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达500多人,配备洒水及清扫车38辆、护栏清洗车1辆、垃圾清运车13辆、环卫三轮车100多辆。该区以“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精细化作业”为目标,推进“智慧环卫系统”建设,为环卫车辆安装智慧环卫系统。车辆运行轨迹、设备运行状态及运行实时视频上传管理平台,管理人员根据上传数据和监控视频,监管车辆实时位置、车辆油耗变化数据、清扫作业质量,有效避免车速过快、清扫保洁不到位、随意更改运行路线等问题。

    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独特的“山水格局”,造就了优美的居住环境,城市的“守护者”们用辛勤的汗水,保持了城市的“容颜”。位于泰安高铁站南侧的粥顶山公园,原来是一座拆迁建筑垃圾堆积而成的垃圾山,每当大风刮起,尘土飞扬。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对其进行了规划,山体用草皮覆盖,点缀泰山松和泰山石。现在粥顶山已经摇身变成了公园,成为俯瞰新区的最佳之地。这样的山体公园在该区还有2处,分别是刘家山和凤凰山,为区内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去处,加深了城市的“绿色”。

    据介绍,今年以来,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完成植绿补绿乔木近5万株,补植裸露绿化300余处,新增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投放分类垃圾桶500余个、果皮箱1000余个,完成10条河道整治……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发扬“绣花”精神,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巩固城市管理效果,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推行“网格+”管理模式,划分5个巡查督导片区,成立巡查督导组、考核督察组、综合管理组、平台组,实行“每日巡查2次,每周调度2次,每月检查2次,月底考核奖惩1次”的管理机制,运用智慧环卫系统提高工作效能。督导组深入建筑工地,督察在建项目、拆迁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等扬尘治理情况,积极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

    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逐级下达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对辖区工地文明施工和防扬尘治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巡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级级有责任、层层抓巩固的长效机制。倡导绿色施工、环保施工、文明施工,调动建筑人员参与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的积极性。

    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乘势而上,继续攻坚,在城市秩序、环境卫生、氛围营造、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全区域实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全力打造展示泰安发展形象的示范城区、泰城西部创城高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