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从“外来女婿”到“本地郎”小朱打通农村普法路
  • 从“外来女婿”到“本地郎”小朱打通农村普法路

    时间:2019-10-15 19:25:28  来源:大众网  作者:李冉 见习记者 高天伦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数人为实现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着。70年来,德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天,在这个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实干创业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出现正如一个个音符,在富饶的中华大地上谱写出一曲壮丽乐章。正值国庆之际,大众网?德州特推出“对话奋斗者 致敬70年”报道策划,讲述德州市为城市发展建功立业、在平凡岗位上不懈奋进的普通人的故事,展现人民群众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在全市进一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向祖国献上深情的祝福!

    从“外来女婿”到“本地郎”小朱打通农村普法路

    “对话奋斗者 致敬70年”系列报道之四

    宁津县人民法院交通事故审判庭庭长朱孟友

    记者 李冉 见习记者 高天伦

    “行,你一会可以来拿调解书了。”“像你这种情况啊,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我下午三点开庭,那你提前过来吧。”……上午8:30,德州市宁津县人民法院的法官朱孟友刚一上班,一手接打着电话,一手翻着卷宗,开始了一天忙碌而繁琐的工作。

    朱孟友正在翻阅卷宗

    1983年的小伙临沂儿朱孟友是一名外来的“宁津女婿”,从2007年进入宁津县人民法院工作,从乡镇法庭法官再到交通事故审判庭庭长,朱孟友告诉记者,做工作没有秘诀,就一个字――细。也正是靠着这份耐心和细心,朱孟友获得了政法工作先进个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法官等一连串的荣誉称号。

    2014年,朱孟友到宁津县辖区人口最多的柴胡店法庭担任法官工作,说起那些年的工作,朱孟友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个外地人,面对着繁琐复杂的工作,千奇百怪的案件,他又是人生地不熟,可谓是困难重重,但是朱孟友依然凭靠着一股子韧劲硬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那时候真觉得时间不够用啊,我就使劲‘挤’。下班了,我就十里八村的送判决书;到家了,我再接着看卷宗;放假了,也得找当事人进行调解。”朱孟友告诉记者,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地道的“宁津通”,知道每一个乡镇怎么走,清楚辖区的每一个村子如何去,清楚每一家银行哪个网点在什么地方。

    朱孟友正在向当事人了解情况

    在朱孟友走村串巷的过程中,接触到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老百姓,他发现大家对法律、法条知之甚少,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更是少之又少。“那时候的当事人不仅跟对方吵,有时还要跟法官吵。”朱孟友告诉记者,为了让大家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朱孟友便把自己手机号码写在小纸条上,让村民们有事可以随时咨询他。一传十,十传百,他曾经一天最多接听过120余个咨询电话。逐渐的,朱孟友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在当地老百姓中树立了威信,也获得了大家的信赖。

    时间长了,当地老百姓有什么大事小情,都喜欢给小朱打电话。为此,宁津县人民法院便以小朱法官的名义,在柴胡店法庭开通了一个热线电话,取名“小朱热线”。所以,提起他的名字“朱孟友”,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要说起他的“小朱热线”那可是家喻户晓。到现在,宁津县柴胡店镇的许多村民遇到什么问题,还会习惯性的拿起手机说:“我给小朱打个电话,问问该怎么办。”

    “现在,柴胡店法庭的法官助理朱磊已经接手‘小朱热线’,我们的热线也开启了‘双车道’,两位‘小朱’共同为大家服务。”朱孟友告诉记者,2017年,朱孟友被调任至宁津法院交通事故审判庭,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依然不忘“小朱热线”的工作,手机24小时开机,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

    “现在每个村都有了驻村律师,大家法制意识越来越强了。现在打电话的很多人不光是咨询、维权,还会问我啥时候去镇上,说给我包饺子吃。”朱孟友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乘势而为正当时,他将继续在庄严国徽下的方寸法台上,维护老百姓的权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