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山大教授济南园区挂职记 想法很完美现实往往带来意外
  • 山大教授济南园区挂职记 想法很完美现实往往带来意外

    时间:2017-04-30 23:25:56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刘彪

    林建强为平阴生物发电厂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郭尧 摄

    干净的衬衣、稍白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脸谦逊的微笑。在平阴县城东部的产业新城,厂房工地正在施工,林建强这副略带书生气的形象,在周边环境及粗犷的汉子中,显得有些“违和”。别人总叫他林主任,但私底下,他还是喜欢人们叫他林教授。

    去年4月,作为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的林建强,与其他11名教授同事一起,被选派到济南各园区及环保科研单位挂科技副职一年,如今已届期满。这一年来,作为“科技官”,他们给园区带来哪些变化?园区又给这些象牙塔中的学者们带来哪些改变?

    明确的初心

    学者想接地气实验室里“好东西”要落地

    山东大学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被称为“国家的宝贝”,一个是晶体材料实验室,另一个是微生物实验室,林建强就是微生物实验室的教授:“我们的很多实验和科研成果,都走在世界前列,只是技术转化落地方面,有所欠缺,很多东西研究出来,放在瓶子里,在国际上发篇文章,作用就结束了,没有转化成经济效益。”

    因此,林建强这次挂职到平阴工业园区管委会,想法很单纯,就是要让实验室里的“好东西”落地。

    有这一想法的还有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曹成波,他在“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领域,是绝对的“大咖”。他这次到商河经济开发区挂职是“有备而来”,要促进“高端医药耗材,比如功能性敷料、软组织补片等,实现落地产业化”。“商河是农业大县,发展相对落后,但有后发优势,比如土地、人力等成本,相对较低。”曹成波说,要想赶上去,单纯靠发展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是不行的,还得“变向换道”,发展新兴产业。

    作为这批挂职教授中年龄最小的,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的薛丽坤想法则很简单:要补上缺少基层经验这一课。“我2002年来山东大学读本科,之后读研究生、博士,后来又到香港读书,做博士后,一直欠缺基层经验。”薛丽坤说,这次挂职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站(院)长,与其说是指导别人工作,还不如说是相互学习,看看基层真正需要什么,自己做的学问,在实际中有没有用。

    新鲜的发现

    想法很完美现实往往带来意外

    林建强来到平阴后,同事高先生告诉他,目前园区主要任务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至于科技项目落地,非一日之功,还得从长计议。于是,他便转变观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跑到平阴县各工业企业里,做技术环保等方面的扶持。诧异的还有曹成波,商河县作为济南市GDP排名最后的县,财政实力实在有限,对项目的财力支持力度,更是有限。

    山东大学工会副主席、副教授丁培卫刚到明水经济开发区挂职,第一件事便是到企业调研。到企业看见的一幕幕,让丁培卫傻了眼。很多工人需要对照着图纸,一步步地操作设备,实用型人才技术很不熟练,这是第一印象;第二印象是,研发型人才欠缺,很多高层次人员,不愿意到章丘企业工作。

    土建与水利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主任徐帮树,到临港经济开发区挂职后,发现了一件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尽管目前已经是信息社会,但是开发区的很多材料,还停留在纸面上,要查询,一页一页地翻,非常麻烦,还不一定有。”

    “为什么不能搞一个‘数字临港’,把开发区所有的地下管网、地面道路、河流、建筑物等,都输入一个系统,实现二三维一体化管理?”徐帮树说,这样一来,也可以为开发区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

    并不是所有的教授到园区挂职遇到的都是反差带来的心理落差,还有很多随惊讶而至的惊喜。“要想治理大气污染,首先得搞明白成因是什么,哪个最重要,哪个次要一些。”薛丽坤说,这叫颗粒物的源分析,挂职之后才知道,济南是国内较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城市之一,十多年前就开始了。还有一件事让他感到意料之外:济南早已开展臭氧污染的监测和研究。

    奋力的尝试

    开发区“易主”“数字临港”却留了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遇到反差并不是坏事,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发出这些山大教授们的聪明才智,进而解决问题。丁培卫跟技校联系,搞了多次招聘会,缓解明水开发区实用型人才短缺问题;针对科技型人才欠缺,他想到的办法是建设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然后再在企业设分站,同时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科研支持。

    薛丽坤挂职到岗后,与同事一起做了20102016年臭氧变化趋势和成因的分析报告,同时尝试更新了数据分析方法,来区分导致臭氧污染因素的重要程度。“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个模型,包含空气中1万多个大气化学反应,使得出来的数据更准确一些。”薛丽坤说。

    “徐帮树也是说干就干,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叫来了自己的研究生,就撸起袖子干开了。”临港开发区副主任孙建广说,徐帮树把想法付诸实施,一手建立了“数字临港”系统。

    后来,临港开发区管理出现调整,被从历城区划归高新区代管,成为临空经济区的一部分,“数字临港”系统在临港街道办得到了落地。据街道办相关负责人陈先生介绍,这种管理方式实现最小网格化,很琐碎的东西都可以一目了然,省工省力。目前,这套系统正在申请在高新区立项,如果成功,会全区推广。

    山东大学的教授到济南园区及环保科研单位挂职,获益的可不仅仅是“园区们”。林建强就表示,高校也希望与企业合作,因为它研究出科研成果后,基本没有中试(产品投产前中间阶段的试验)设备,很多成果没法转化;合作之后,就可以把实验室瓶子里的好东西,拿到企业进行中试,成功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此一来,高校做科研项目的资金,就不会再是单纯的国家拨款,企业也可以参与,促进产学研结合。

    未来的打算

    首批效果不错将再搞第二批集中挂职

    “我们正在汇总挂职教授们的总结材料,最终会形成文件汇报。初步来看,挂职效果不错,对促进济南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有很好的作用。初步决定再搞第二批山东大学教授集中挂职行动。”济南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士说。

    据介绍,2015年,山东省政府曾与包括山东大学在内的省内外高校合作,启动实施了第一批科技副职挂职工作,山大有20人参与。在这种背景下,济南市主要领导到山东大学走访时提出,过去山大为济南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济南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一步济南必须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于是,一个组织山大教授到济南基层园区挂职的计划便被提出,并在2016年4月付诸实施。鉴于济南有10个工业园区,就遴选了10名教授;后来考虑到济南治理大气污染的任务繁重,就又增加了2名环境治理领域的专家一同下去挂职,以促进产学研尽快融合发展。

    在济南市委组织部上述人士看来,通过挂职教授这个桥梁和纽带,可以实现区县、园区与整个山东大学的无缝对接;区县需求是多样化的,山东大学也是综合性大学,总能碰撞出一些合作的火花,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也有助于济南打造科创中心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原标题:山大教授济南园区挂职记 想法很完美现实往往带来意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