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4000多万元的“宝贝”成“废铁”——“机器人坟场”埋葬了什么
  • 4000多万元的“宝贝”成“废铁”——“机器人坟场”埋葬了什么

    时间:2018-11-10 17:45:5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11月6日,徐击水表情严肃地走在堆满机器人零部件的“机器人坟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两年多来,每次路过厂房一楼的东北角,徐击水表情都会严肃起来。

    近4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堆放着数十台成品机械臂和各种零件,如废铁般落满灰尘。

    “这个‘机器人坟场’,是我们团队近10年的心血,我亲手埋葬了它们。”徐击水心疼地说。

    2016年7月,湖北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击水破釜沉舟,叫停公司通用机器人业务。然后,从零开始,生产定制机器人。

    “若不丢掉这4000多万元,整个公司可能就完了。”他说。

    孤注一掷转型,4000多万元“打了水漂”——

    “我把遗嘱都写好了,我死都不怕,还怕啥?”

    11月6日,武汉一夜入冬。

    公司办公室里,徐击水回想起两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

    “徐总,你怎么可以这样!”“现成的订单,为什么要推掉!”“这岂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新业务都没人做过,市场前景谁说得准?”

    当时,正值7月,闷热的天气让人提不起精神。徐击水提出要停掉通用机器人业务,转向专业定制机器人,原本安静的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公司股东、技术骨干、市场业务主管纷纷站出来反对,认为徐击水的决策“过于疯狂”。

    众人的反对声,徐击水也可以理解。

    2007年,依托母公司奋进电力的投入,年过半百的徐击水二次创业,成立了“机器人兴趣小组”,研制工业机器人。

    2012年,“机器人兴趣小组”升级为事业部,加大投入。当年,他们研制出第一台搬运机器人,被东风汽车公司批量采购,用于汽车轮毂生产环节。

    2014年,第二届“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中,奋进FRP型智能工业机器人一举获得一等奖,“奋进机器人”成了湖北先进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2014年6月,机器人事业部宣告独立,成立公司。此后一年多,公司业务网络逐渐扩大,订单越来越多。徐击水做出转型决定的时候,公司刚刚接下格林美等几家大企业的订单,生产需求近百台。

    那次会上,财务人员算了一笔账,一旦停掉传统业务,近10年投入的1亿多元中,近4成相当于“打了水漂”。再说,新的业务,还需要加大投入。

    “做错了,我负责!”“我把遗嘱都写好了,我死都不怕,还怕啥?”

    面对团队潮水般的争议,徐击水最终猛地一拍桌子,强硬回应。

    嘈杂的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亲历了这一幕的公司主管徐建平回忆道:“徐总当天把大家都震住了。创新需要决心和勇气,但又有几个人真的愿意拿命去拼?”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