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抗日烈士吕有德长眠安徽81年,终于等来了河南亲人……
  • 抗日烈士吕有德长眠安徽81年,终于等来了河南亲人……

    时间:2019-09-26 18:46:05  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作者: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钊 通讯员 程新青

    时隔81年!今年9月22日上午,安徽省巢湖市庙岗乡童集村上北份组松树岗,抗日烈士吕有德的墓碑前,千里之外的烈士后代、河南省泌阳县双庙街乡夭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吉岱长跪不起,不断啜泣,口中喃喃地说:“有德叔,我代表家乡亲人来看您来了,感谢安徽乡亲这么多年来对您的精心守护。”这感人的一幕令在场的安徽乡亲、河南省泌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田冬松一行人热泪盈眶,思绪万千。

    安徽省巢湖市庙岗乡童集村上北份组松树岗,有一座五烈士墓,八十年前的1938年冬,五位新四军四支队八团的抗日烈士长眠于此。

    1938年冬,抗日武装与驻扎在烔炀河的日伪保安团在花集进行战斗,新四军五位战士在战斗中被日军打冷枪牺牲,时任新四军巢湖支队政委的方茂初同志通知上北份村民将五烈士遗体就地安葬。村里老年人说,五烈士遗体运过来的时候,村民怕保长、汉奸通风报信,不敢大张旗鼓地安葬,就用芦席裹起来,用土简单掩埋了,并找石匠刻了一个墓碑。重修五烈士墓碑的发起人当地村民童欢说,安葬五位抗日烈士遗体的地方叫松树岗,80年前,松树岗周边只有一户人家,松树岗上长满了大松树,后来因为一场大火,导致松树都被烧了。

    几十年来,安徽当地百姓一直在寻找五位烈士的亲人,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等,一直杳无音信,老百姓始终没忘记英勇献身的抗日烈士们,他们按照巢湖农村的习俗,每年清明、冬至、大年三十,村民上坟从烈士墓前经过时,都要对先烈进行祭奠。前些年,由于年久失修,五烈士墓变得非常破旧,只剩下几个小土包,长满荒草,村民们不忍心看到烈士墓就此荒芜。为了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先烈,去年清明节前,上北份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由童欢牵头,村民们按照当地风俗,筹款修缮了五烈士墓,重新树立了墓碑,并为墓碑撰写了墓志铭和对联,对联为:歼日伪血染江淮,保国土长眠松岗。

    今年清明节前夕,当地村民实施了烈士墓第二期修缮工程,为了留住这段历史,表达对烈士的感激敬佩之情,当地政府计划把五烈士墓扩大保护起来,作为安徽省巢湖庙岗乡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建成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群众参观瞻仰,缅怀先烈。

    当地村民多次通过媒体希望早日找到五烈士的亲属和后人,让他们实现祭奠亲人的愿望。这五位抗日烈士的信息是:班长张天庚,来自河南确山;班长平文启,来自河南卫辉;战士郑星三,来自河南桐柏;战士吕友德,来自河南泌汤;战士汪良奇,来自安徽桐城,五烈士所属部队为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三营九连,属高敬亭部。

    今年8月,河南省泌阳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从网络上得知安徽巢湖老乡寻找“河南泌汤吕友德抗日烈士亲人”这一线索后,高度重视,协助分管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检察官立即给检察长田冬松进行了汇报,田冬松检察长说“抗日烈士吕友德已长眠安徽巢湖八十年,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检察官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维护英雄烈士的荣誉和尊严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决定启动英烈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程序,安排第四检察部干警迅速与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泌阳新四军研究会取得了联系,查阅了泌阳籍吕氏家族的相关资料。

    泌阳检察官认为,长眠于安徽巢湖的抗日烈士“河南泌汤县吕友德”是河南泌阳人的可能性很大,烈士的姓名和籍贯可能记载有误,泌阳县吕姓分布广泛,人口集中,泌阳又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许多英雄烈士牺牲在了外地,不少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泌阳又是新四军四支队老八团的的主要兵源地之一。河南没有泌汤县,汤字又带三点水,繁体字“阳”陽与“汤”字形相近,可能是墓碑年久失修、碑文不清误读所致。

    英雄烈士的荣誉和尊严应该受到保护,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应该大力宣传和弘扬,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为抗日战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烈士英魂长眠在异地他乡八十多年,应该帮助烈士早日寻找到亲人。根据《英雄烈士保护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英雄烈士的荣誉和尊严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为了家乡抗日英雄烈士的荣誉尊严,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泌阳县人民检察院在查阅相关资料和有关部门调查的基础上,今年8月8日向负有关职责的中共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了检察建议:建议查明吕友德烈士的详细情况,寻找烈士吕友德的亲人,如查证属实将吕友德烈士载入“泌阳籍烈士英名录”,加大对革命烈士事迹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激励后人。

    收到检察建议后,中共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郭晓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冯建海等人邀请泌阳县检察院、泌阳新四军研究会等派员参加,组织专门人员查阅泌阳党史资料、查阅泌阳吕氏家谱、走访泌阳县吕氏家族分布集中的双庙街、泰山庙、赊湾等乡镇,经过一个多月艰苦细致的调查走访,终于在泌阳县双庙街乡夭庄村《泌阳吕家寨吕氏家谱》273页查到了记载:三十二世,应贤配偶马氏,生卒不详,合葬于庄东南老茔地,长子吕有德22岁外出当兵无音信,次子吕有存1924年出生的重要信息。

    这个吕有德,是不是长眠在安徽巢湖的泌阳籍抗日烈士吕友德?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泌阳新四军研究会领导顺藤摸瓜,根据这一重要线索,及时联系了吕有德所在的双庙街乡夭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吉岱,找吕有德的堂兄堂侄和邻居核实了解情况,制作笔录,通过询问知情的老年人均证明吕有德22岁到东山跟着王老汉当兵(王老汉即王国华,豫南农民革命领袖,解放后任河南省副省长),后来一直没音信。

    吕有德在家系长子,还有一个弟弟叫吕有存,单身,已过世,兄弟俩均无后人,吕有德现有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十几人。吕有德的弟弟吕有存当年在忆苦思甜时多次哭着说“俺哥外出当兵没信了,不知牺牲在哪里”,其母亲在世时也多次念叨“有德儿不知在哪里,估计这一辈子难见面啦”,由于家里穷,没钱出去寻找,老人临死也没有打听到吕有德的消息。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泌阳新四军研究会及时将查明的情况给泌阳县人民检察院进行了反馈,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进行了反馈,还把调查核实情况给安徽巢湖市童集村乡亲们做了通报。确认长眠在安徽巢湖的抗日五烈士之一吕友德就是河南省泌阳县双庙街乡夭庄村的吕有德。

    泌阳吕氏宗亲得知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帮助找到亲人吕有德下落后,特地为泌阳县人民检察院赠送锦旗一面:“抗日烈士浴血垂青史 公益诉讼护英烈荣光”。

    烈士纪念日前夕,为了看望这位长眠在异地他乡的抗日烈士吕有德,缅怀英烈,9月22日,河南省泌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田冬松带领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和县委党史研究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泌阳吕有德烈士的宗亲一起,专程到安徽巢湖市庙岗乡童集村上北份组松树岗五烈士墓地看望祭拜吕友德烈士,并敬献了花篮。为了表达对当地村民八十多年来守护烈士墓碑的感激之情,泌阳县吕氏宗亲给安徽巢湖童集村乡亲们赠送了上书:“抗日烈士拳拳报国留异乡 当地乡邻代代感怀胜亲人”的锦旗,商讨进一步做好五烈士墓碑保护的具体措施,听取他们对烈士墓碑管理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泌阳吕氏宗亲的提议,吕有德烈士的家乡河南省泌阳县双庙街乡夭庄村和安徽省巢湖市庙岗乡童集村结为“友好村”,共同守护好烈士墓地,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讲好烈士故事,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