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高温下,头条留给受“烤”验的他们,同意的点个赞!
  • 高温下,头条留给受“烤”验的他们,同意的点个赞!

    时间:2019-07-24 20:44:52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王延辉

    “大暑”将至,酷热难耐。连日高温不下,郑州这座被称之为“绿城”的城市也在经受“烤”验。

    7月22日,郑州市气象台上午9点35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中伏”第一天就开始发威。

    “阳光很烈,他们很美”。高悬的烈日之下,有许许多多遍布城市每个角落的劳动者仍坚守在一线工作,或在工地挥汗如雨,或置身高空作业,或在街头奔波忙碌……一个个随处可见的“高温下的劳动者”,定格出这个夏天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炙热的盛夏,国内城市市政行业最大单体项目——郑州市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

    当天上午九时,记者来到江山路与大河路附近由中铁七局郑州公司承建的四环线涉铁项目,大河路上跨郑焦城际、京广铁路等五股铁路线节点桥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转体施工,转体桥梁重达3万吨,是目前全球排名第三的转体项目。工地上,一天有五六百人在干活。

    30多岁的开封人郭二帅在工地上干了快小半年了,手头忙着做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天一热,工人们都要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工地上设有医务室,配有防暑降温饮品和药。看今天这天气,下午估计出工会晚点了。”他微微一笑,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牙。

    上午10时许,由河南五建集团承建的南四环标段五工区,近300人正在作业,施工人员对讲机里传来安全经理的声音,通知大家下桥休息。工人们陆续离开施工岗位,进行避暑。

    “我们有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在收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后,第一时间发出通知,对高温天的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安排,避免高温时段户外作业,保证职工夏季安全作业。”河南五建南四环项目副指挥长孙宝珊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确保一线员工的权益,省五建除了发放高温补贴外,还为高温下奋战在一线的工人送去清凉,发放饮料,菊花茶、西瓜、人丹、藿香正气水,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中暑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在地铁14号线中原路施工现场,记者走进工地值班室,这里有空调、床铺,一线工人可以在此接水、纳凉、休息。

    “在地面上的施工人员基本都有中暑症状发生过,但为了工期,他们一直坚守岗位。”值班人员崔先生告诉记者,工作现场连续不断供给茶叶水、绿豆汤、饮用水、降暑药品,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午13时许,热浪更是一阵阵席卷而来。走进郑州奥体中心主场馆,到处都是安装舞美灯光、网幕、音响、威亚设备的工人。清晨的一场雨后,火辣辣的太阳登场,上晒下蒸,地表温度超过40℃,体育场内犹如“蒸桑拿”。

    在体育场高耸的棚顶上,几位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施工。一位负责舞美灯光的设计师告诉记者,为了防暑,主场馆灯光安装工作通常会根据阴凉处来合理安排施工区域,避免直接太阳下工作,在维护好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同时保证工程进度。

    负责威亚和网幕安装的施工人员则暴露在烈日下,38岁的洛阳安装工陈汉德站在体育场中央,将塑料幕帘一条条固定在网幕横杆上,额头上、脸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长袖线衣湿了干、干了又湿,布满汗碱。

    “干了20多天了,干活时衣服就没干过,但大家慢慢都习惯了,能为少数民族运动会举办尽点力,感觉很骄傲和自豪。”陈汉德说。

    忙活了一上午,中午时间,负责龙湖外环西路一段500米长道路清洁的环卫工陈师傅躺在北三环立交桥下的路边休息,一阵“穿堂风”吹过,他顿感暑意消了不少。

    “高温天气每天有10块钱的津贴,市政上还提供有冰糖、人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茶叶、饮料等防暑降温用品。”老陈笑着说,“热是热了点,但看着城市环境和秩序越来越好,心里甭提多高兴。”

    劳动创造美好。烈日炎炎,一线劳动者的坚守和付出,正改变和塑造着这座城市,让人们“遇见”更好的郑州、更美的生活。

    致敬,高温下的坚守!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

    为高温作业撑起“遮阳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城市因劳动者而美好。但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又将如何得到保护呢?7月22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根据2012年国家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高温天气下保护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主要需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劳动安全保护;二是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

    “高温作业要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很重要。”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处处长朱永军告诉记者,按照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用人单位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在具体的实践中,除了安排好合理的作业休息时间外,用人单位还要向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施工工地要搭建遮阳设施、及时喷水降温等。

    高温之下见关爱。而高温津贴背后恰恰蕴含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目前高温津贴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具体到河南,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工作日10元。此外,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高温津贴不算多,但这是对劳动者应有的关怀。在郑州市范围内,这几年高温津贴基本上能够落实,接到的投诉并不多。”朱永军说,劳动保障热线电话12333常年接受群众举报,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且逾期不整改的最高可以罚款2万元。

    “每年七八月份,我们的劳动监察员和协管员都会深入企业和工地等,一方面督察高温津贴是否足额发放,另一方面宣传并督促高温作业劳动保护政策和举措落到实处,真正为高温作业撑起‘遮阳伞’。”朱永军如是表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