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上海市文联“江南文化”主题采风调研首站苏州行收获丰
  • 上海市文联“江南文化”主题采风调研首站苏州行收获丰

    时间:2018-06-02 20:45:02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佳敏

    采风团成员在苏州昆曲博物馆古戏台合影

    东方网6月1日消息:5月30日至31日,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市文联共同组织的“江南文化主题采风调研苏州行”采风调研团一行35人,先后参观考察了苏州博物馆、镇湖刺绣街、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苏州戏曲博物馆、苏州昆剧院等苏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并与当地的民间手工艺大师和文艺家交流,与文化品牌的组织者、文化场馆的运营者们座谈研讨,探寻江南文化之根,追溯江南文化之魂脉。大家认为,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激发了灵感、启发了思考、形成了共识,希望采风调研的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文艺作品和文艺项目,转化为具体的方案和举措,为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发挥积极作用。

    上海越剧院副院长、徐派传人钱惠丽在苏州昆曲博物馆传统戏曲舞台即兴表演

    既是课题调研又是文艺采风,跨界融合的内涵和外延丰富。本次活动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宏观和微观上的一次大融合;采风调研团成员包括界别内的领导、专家、资深记者,以及文学、书法、美术、戏剧、电视、曲艺、民间文艺、杂技、摄影、评论等领域的艺术家,是上海文化界的一次大融合;在采风调研对象的选择上,涵盖了文化事业、文艺院团和文化产业等体制内外的多个艺术领域,是苏州和上海两地一次打破行政区域的跨“界”文化交流。采风调研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在上海、苏州两地文联和政协的精心安排下,此次采风调研聚焦苏州城市和文化并行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让大家对苏州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有了更多的思路。

    采风团艺术家参观苏州镇湖刺绣小镇

    上海与苏州在历史和文化上的渊源延续至今。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蒯大申认为,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之根,其文雅精致、开放灵动、不激不随、外柔内刚,宽容大气的特点,对于上海文化的形成起来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对此,采风调研团的成员们也有很多感触,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畅谈了苏州与上海的紧密关系。从苏州来上海发展的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陆锦花体会尤为深刻,“苏州给了我艺术的底蕴,上海给了我更大的艺术发展空间,两座城市对于我的事业发展都不可或缺。”上海曲协副主席、著名评弹演员吴新伯介绍,目前上海评剧团的青年演员80%以上都是由苏州评弹学校培养。上海剧协副主席,上海越剧院院长钱惠丽在越剧与苏州的渊源上也感触很多:昆曲是越剧的奶娘;由苏州绣娘制作的戏服是上海越剧院的首选;苏州的越剧戏迷不仅通过苏州当地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平台关注越剧院的演出,更有一批观众会专程到上海支持。上海剧协主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对此也深有体会,上海和苏州因为地缘上的近邻关系,很多苏州观众都是“打高铁”来沪观看话剧演出。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强调,要全面梳理上海与长三角各省市之间更多的艺术产业链条,进一步形成文艺人才培养、文艺采风创作、文艺项目打造、文创产品开发、传播平台打造、外宣通道拓展等方面的联动机制。

    采风团艺术家参观苏州光福玉雕制作工艺

    采风团艺术家参观苏州博物馆

    苏州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优势明显。苏州拥有丰富的传统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人文资源,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达到32项之多。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化部决策咨询专家蒯大申指出,苏州的文化发展定位有自觉意识,在继承挖掘传统,聚焦历史资源方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高度城市标识度的文化品牌。据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龚平介绍,苏州的传统民间工艺具有区域性集聚的特点,因此苏州市政府分别为雕刻、苏秀、民俗音乐、民俗舞蹈等搭建了镇湖刺绣街、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等产业集聚区,为民间工艺的融合发展、扩大影响、形成品牌助力。此外,苏州的文化事业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上也呈现了高度统一的思路。其中,苏州博物馆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集典雅古建筑、现代化馆舍、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艺术空间,还在品牌运营、策展及文创等方面加强与城市底蕴、自身体量和当下生活的关联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不仅为网友称为“网红博物馆”,还在2013年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苏州昆剧院则超越传统剧院的模式,打造了一个融合实景演出、厅堂表演、排练演出、体验教学、展览陈列等为一体的艺术空间,不仅成为昆曲“活态传承”的典范,更成为城市的会客室、第二课堂,对于新时代的城市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杨绍林表示,昆曲和话剧虽属不同艺术门类,但江苏昆剧院专注文化内涵挖掘,把最内行的事做到极致,注重开掘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性等理念和做法,很值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借鉴。

    中国画家丁筱芳苏州采风即兴创作

    苏州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主任沈建平提出,要用江南文化的纽带加强联系,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促进苏州和上海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促进江南文化的繁荣发展。苏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邢静提出,苏州要借势上海错位发展,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同时在推动现当代文艺的发展上向上海学习。她强调,希望能够搭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趟“班车”,共同为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搭建一个更加高端的平台。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书协主席周志高提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下半年在上海举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长三角地区应尽快形成文化联动机制,合力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江南文化”品牌,在最高端的国际性平台上集中展示。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指出,上海将联合苏浙沪皖文联共同组建“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共同挖掘江南文化艺术资源,为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搭建区域一体化的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和展演展示平台,并重点打造“艺江南”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文化品牌,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