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了不起的山东|从迎头赶上到第一方阵!山东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
  • 了不起的山东|从迎头赶上到第一方阵!山东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

    时间:2021-01-30 17:51:15  来源:齐鲁网  作者:

    编者按:定义2020年,很多人会说“艰难”“特殊”“不平凡”。对山东来说,这一年还有“智变”“砥砺”“了不起”。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冲击下,山东顶住压力,在攻坚克难中书写了新的历史成就,全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都迈上了新台阶。

    为此,齐鲁网·闪电新闻推出“了不起的山东”系列报道,梳理山东各个领域的发展成绩,呈现其“智”变之根本、展现发展之希翼。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9日讯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山东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支撑之一,摆到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2020年,山东将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发展全面统筹推进,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98亿元,54个交通重点工程于2月24日起全部复工复产,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的同时,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增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均取得重要进展。

    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山东又双叒叕“上新”

    2020年12月31日,“齐鲁号”欧亚班列年度第1500列从济南发出,列车装载着服装、童车、汽车配件等货物,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预计15天后到达中亚地区。

    这是山东高速集团继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年度1200列开行目标后,自我加压、决战冲刺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开行量较2019年增加43%,创下山东欧亚班列年度开行量最高纪录,累计进出口货值130.8亿元。目前,“齐鲁号”欧亚班列城市间线路已增至40条,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45个城市,有效促进了沿线国家的抗疫合作和经贸往来,成为国际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为山东保持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

    “山东路”曾是全国标杆,连续多年里程位居全国第一,近些年慢慢被兄弟省份赶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甚至一度落到了全国第8位。增加投资计划、提速建设周期、注重品质提升,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迈进,山东交通“大动作”频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十三五”以来,山东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147亿元。其中,2020年完成投资2356亿元,比2015年增长163%,创历史新高。随着潍莱高铁开通运营,全省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110公里,排名全国第3位,并形成“一纵两横”环鲁高速铁路网;15条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1026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73公里,跃居全国第5位,重回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150万标箱,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4位;济宁机场开工建设,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工程、菏泽牡丹机场、威海机场停机坪等3个项目建成,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0个,居华东地区首位;青岛地铁1号线北段和8号线北段、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先后建成,全省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339公里……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高唐至东阿高速公路、山东金鲁班集团投资建设的德上线京台高速至G105段同日通车运营,山东西部高速公路网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山东高速公路建设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姿态收官,为2020年山东基础设施建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图/高东高速公路正式开通,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400公里,重返全国第一方阵。

    告别“穷追猛赶”,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强省迈进,山东交通发展已逐渐摆脱了单纯追求数量上的“穷追猛赶”,而是更注重质量与模式的创新,以“山东路”为代表的山东交通不再满足于“迎头赶上”,而是又一次“走在前列”。

    2020年5月,山东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山东在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智慧高速、智慧港口、综合交通体制机制改革等五个方面开展试点。

    试点的开展,意味着山东在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持续不断地走深走实,不断向前。

    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打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美好旅行生活的新空间。2020年11月26日,潍莱高铁开通运营,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首通高铁,青岛在山东省内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对加快半岛区域高质量发展,促进“三圈”经济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天,平度市民王瑞杰和丈夫王建强带着当地特产花馍,到北京与孩子团聚,陪孩子一起过21周岁生日。她说,高铁开通后,全家人相聚更方便了。

    图/1月28日,潍莱高铁迎来首个春运,开行动车组14.5对。

    自动化,是港口效率提升的一大利器。从2017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投产运营,到2020年二期通过验收对外开放启用,装卸效率实现六次超越,六次突破。2020年12月17日,创造47.6自然箱/小时的最新世界纪录,树立了数字时代智能装卸的新标杆。

    为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效率的提升,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引入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以立体的思维构建未来港口物流的集疏运网络,以科技创造智慧交通美好未来,为打通物流瓶颈“中间一公里”,实现港口、陆路、铁路联运“零换乘”,提供“青岛模式”“中国方案”;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谱写交通强国助推乡村振兴新篇章。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顾官屯镇西刘村总人口433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0人,属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西刘村通过项目资金合理化利用,铺设水泥面生产道路1600余米。告别了过去泥泞难行的土路和砂石路,西刘村大力发展高标准蔬菜农业大棚种植项目。通过收益统筹分配,西刘村全村20个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100多元,摘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齐鲁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的一个个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精彩故事,不但鼓舞人心,也在时刻佐证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计划投资2405亿元用于综合交通建设;计划开工建设京雄商高铁山东段等6个高铁项目,到2021年年底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突破2300公里;确保建成5个高速公路新建、改扩建项目,全省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占比提升至30%;新开工建设济南轨交6号线、济南东站至济阳区有轨电车等7个项目,实现青岛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1月27日上午,202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山东交通基建“施工图”新鲜出炉。

    图/1月21日,青岛地铁1号线北岭站至水清沟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1号线工程建设迎来新年“开门红”。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江成表示,“十四五”是山东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关键时期,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将以建立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互联互通综合运输体系为重点,以打造济南、青岛国际性交通枢纽为突破口,加快建设交通强省,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山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新起点上大步跨越昂首前行。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董国徽 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