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齐鲁大地谷满仓
  • 齐鲁大地谷满仓

    时间:2021-01-03 11:31:3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左翰嫡 黄秋霞 张晓明

    原标题:齐鲁大地谷满仓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朝阳初升,晨雾消散,从车窗向外望去,冬日的黄河笼罩在一片淡金色光芒之中,美不胜收。

    浩浩汤汤的黄河水,滋养着山东沿岸的广袤农田。作为全国知名的粮食大省,山东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89.4亿斤,连续七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

    丰收的喜悦,让菏泽市曹县十三村社区村民王学勤按捺不住嘴角的笑意,“2020年小麦收成不错,大棚蔬菜长势也好,再加上儿子儿媳打工赚的钱,收入一年强过一年。”

    狠抓干部作风,替农民看好“钱袋子”

    领着记者走进院子,王学勤打开了话匣子:“之前没报的面积都统计好了,过几天就能补报上去。”

    王学勤口中“没报的面积”,指的是自家承包地的粮食种植面积。此前该村开展一年一度的统计工作时,因居委会主任董某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包括王学勤在内的6户村民粮食种植面积没有得到申报。

    “王学勤家算少的,漏报了4亩,其他几户多的漏报了几十亩。”负责查办该案的曹县纪委监委干部陈阳告诉记者,经核查,十三村社区共有300余亩种植面积被漏报,涉及农业综合补贴3.8万余元。

    陈阳表示,粮食补贴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这个案子案情并不复杂,但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严肃查处。”最终,董某因工作失职失责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案件查处后,曹县纪委监委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引导基层干部以案为鉴,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我们还对27个乡镇街道进行了3轮全覆盖巡察,推动自纠了一批问题,规范了一批制度,替群众看好钱袋子。”曹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冬梅说。

    如今,6户村民的漏报面积已经全部统计完毕,将于下次开展申报工作时予以补报。届时,欠下的补贴款也将直接打进村民的银行账户。

    严防资金风险,助农民享受好政策

    “看看,我这辈子买的第一台大拖拉机!”站在近两人高的庞然大物前,济宁市汶上县雷沃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赵春难掩自豪,“这机器性能好,耕地、播种、施肥样样都行,加入专业合作社后,还能在合作社的统一调度下跨区作业。”

    拥有一台价值20余万元的大型机械,赵春在以往想都不敢想。“干部上门给我算了一笔账,按照30%的农机补贴标准,能一次性拿到6.5万元的补贴款,这才把我说动了。”赵春说,购入机器后,恰逢合作社平台扩大作业范围,收入稳步增长。

    在鲁西,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像赵春一样享受到农机补贴优惠政策的农户越来越多。2020年,受益于农业机械化科学化作业,汶上县小麦产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平均亩产达到550余公斤,群众亩均增收50元以上。

    好政策的落实,强有力的监督不能少。针对农机补贴发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虚报发票、套取资金等问题,汶上县纪委监委对2014年以来的补贴发放情况开展全面清查,逐一核对发动机编号、出厂日期、车牌号等信息,确保机器和购买人一一对应。

    “在督促职能部门加强惠农政策宣传的同时,我们开展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巡察,高频度走村入户,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限时处理,并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涉农部门建章立制,切实保障涉农资金安全。”汶上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郭宇说。

    强化“三资”管理,让农民心里更有底

    在聊城市东阿县,一场专项整治给高集镇孙安村原土地承包户朱付生带来了好消息。2020年10月上旬,他接到了一通来自县纪委监委的电话,跟他核实村党支部书记孙某侵占承包地退补款的问题。十几天后,朱付生被告知,自家此前被侵占的6万元退补款将会依法予以返还。

    “这笔钱我催了好些年,已经快没念想了。没想到,纪委的同志帮我给要回来了!”朱付生说。

    2020年,一场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的变革在这里展开。“梳理发现,去年镇街查办的案件中,涉及‘三资’问题的占比达到76.9%。”东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月莲说,农村土地承包费应收未收、违规发包、收支把关不严等问题积弊难解,成为影响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大短板。

    “拦路虎”必须解决,东阿县纪委监委协助县委成立5个工作专班,深入推进“三资”专项整治,共清理不合规承包地4.5万余亩、土地问题1.8万余个,清缴欠款逾5500万元。

    在阳谷县阎楼镇张岩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台一体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为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该县纪委监委牵头建设智慧监督平台,群众可以通过在一体机上刷身份证或登录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查询村集体“三资”公开情况。据介绍,平台运行以来,已收集各类数据93万余条,群众访问量达63万余人次。

    “2020年,山东省纪委监委紧盯‘三资’管理、惠农惠民等‘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督促13个省直主责部门研究确定整治重点,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每月底调度各主责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对发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问责,以严明纪律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山东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农民越来越鼓的腰包,见证着山东省“三农”工作的成效。山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增长17.6%,齐鲁儿女向着乡村振兴迈出铿锵步伐。(本报记者 左翰嫡 黄秋霞 张晓明 自山东报道)

    [责任编辑:杨凡、怀初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