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黄河故事”山东篇如何讲好?这场重量级论坛干货满满
  • “黄河故事”山东篇如何讲好?这场重量级论坛干货满满

    时间:2020-11-12 14:08:2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山东频道  作者:

    11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0·经济学)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会议旨在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以国际视野、全球眼光构建共谋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欧盟驻华大使郁白,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存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牛玉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书坚主持开幕式。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人民日报社原编委、海外版原总编张德修出席开幕式。

    会议主会场

    张宝文指出,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为我们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为促进黄河全流域的保护和发展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历史的贡献。要始终坚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为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贡献力量。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主旨演讲

    李干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黄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这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我们一定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筑牢黄河下游生态屏障;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共治”,突出水资源刚性约束,确保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坚持传承创新,做好黄河文化保护弘扬工作,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致辞并主旨演讲

    蔡昉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问题,提高流域人民群众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发展水平,整体推动黄河流域既实现生态良好,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战略问题。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机制创新,自觉打破以行政区划、“一亩三分地”为框架的“有形之墙”,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动沿黄流域生态、产业“一张图”规划、“一体化”发展。

    郁白指出,中国有一句古语,就是黄河宁、天下平。黄河的生态治理对中国的长治久安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从欧盟的角度来说,如果可以有一个整体的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福祉,这也是最符合黄河治理原则的一种办法。在有限资源前提下,我们要考虑有怎样不同的路径来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要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考量。其路径,从国际语境看,就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也是欧盟致力于通过绿色协议、绿色新政来确保达到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欧盟的战略是希望未来的经济发展是完全可以持续的,希望高效地使用能源和资源,开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努力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有效降低。基此,必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持续推动包括投资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创新。我们也注意到,习近平主席日前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为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带来了明确的指引,表明欧盟和中国都制定了明确的长期目标,意味着中欧在这方面达成了更多的共识。欧盟希望与中国密切合作,共同寻求最佳解决方式,造福我们各国,也造福整个世界。

    庄国泰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赴沿黄省区实地考察,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多次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8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年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促进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要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的协同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于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恢复提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推动各地区因地制宜走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会议开幕式同时举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署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山东省政府副省长凌文分别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局副局长廖凡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右)、山东省政府副省长凌文(左)分别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会议同期举行了黄河文化论坛、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理论研讨会、黄河流域脱贫攻坚与生态振兴研讨会、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论坛等分论坛。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高京斋,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赵国卿,山东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述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地区所(区域战略中心)副所长(副主任)夏成,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孙来斌;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驻会副会长王春益,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袁红英,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副校长LouSwanson,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徐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山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彧;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原司长任树本,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郝宪印,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济南市环保局局长侯翠荣,济南社会科学院院长马军远等做主旨报告、致辞或主持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中共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黄河研究院”揭牌仪式同期举行。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艺华为研究院揭牌。石军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中共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黄河研究院”揭牌

    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郑德雁主持会议闭幕式。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院长赵国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地区所(区域战略中心)副所长(副主任)夏成,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济南社会科学院院长马军远分别代表分论坛向大会交流会议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艺华作总结讲话。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黄红光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0·经济学)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会同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地区所(区域战略中心)、国家方志馆黄河馆、北京林业大学,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承办。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山东省委、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各市政府,多国相关政界、学界和产业界,国内知名研究机构,沿黄九省区社科院、地方志、党校(行政学院)、发展改革委、黄河河务局、生态环境厅、发展研究中心的政产学民各界人士,以及中央新闻媒体代表,省级新闻媒体代表约220人出席或参加会议。

    作者:东岳客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