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 市北与826家企业建互联机制 努力实现生产稳定增长
  • 市北与826家企业建互联机制 努力实现生产稳定增长

    时间:2020-03-31 13:50:05  来源:信网  作者:

    信网3月31日讯 市北区积极落实中央、省、市部署安排,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构筑“五个体系”帮助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顶格协调 构筑三级工作推进体系

    建立完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及时了解、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和经营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努力为企业清障、搭台、赋能、纾困,形成政府与市场间的良性互动。区级层面,将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纳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日调度平台,建立市北区与 826家“四上”企业双向互联机制,根据行业类型,逐一确定联系企业区级领导和部门,同时确定企业方面负责人和联络员,紧盯企业开工复工、资金链、用工、复产中的防护标准和物质条件等情况,督促指导企业尽快达到正常生产经营状态,尽量减少疫情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努力实现生产的稳定增长。部门层面,当好企业“服务专员”,细化制定服务方案,把工作重心落在一线、把办公场所“搬进”企业,加强对企业的日常联系服务,密切监测企业复工复产和运行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近期动向和发展难题,形成网格定向、划片联系的全覆盖、无缝隙对企服务格局。街道层面,成立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专班,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全员下沉园区楼宇一线服务,组织发放《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明白纸》《企业复工防控疫情安全培训手册》等宣传材料,为企业做好防疫指导和复工服务,全力保障辖区企业有序开工复产。同时,依托社区网格开展地毯式摸排,详 细收集企业复工复产相关信息及具体需求,压实“清单式”服务,切实打通助企解困“最后一公里”。

    精准施策 构筑多重惠企政策指导体系

    在严格落实市“18+N”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市北实际和企业需求,出台《市北区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企业减负、政策落实、金融支持、援企稳岗、政务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了20条精准支持政策,结合企业走访,大力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落地落实,让企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积极开展金融“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宣传工作,对接工商银行青岛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出台40项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硬核干货”政策措施,公开发布政策细则和业务对接电话,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同时,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深化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探索实施“柔性执法”,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开、 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生态,让企业有信心、有恒心、有决心在市北扎根发展。特别是围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主动与纺织谷、国家大学科技园、橡胶谷及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四大园区协商, 政企协作,共同发力,陆续出台了针对园区入驻企业的 10余条优惠措施,包括房租减免和延期缴纳、物业费减免、新入驻企业房租优惠及入孵企业服务费减免等,惠及企业190余家。

    整合力量 构筑技术研发服务体系

    联合青岛科技大学及其周边科研机构利用高分子聚合技术和橡塑化工领域的技术优势,主动对接服务省内与抗疫物资相关的生产企业,免费转让知识产权,利用新材料技术提高产能和产品耐用度,为抗击疫情贡献市北力量。目前,李少香教授团队已完成医用防止病毒感染水溶收集袋的小试、中试阶段研究,正与山东永聚公司协作进行产能扩大,生产出的防交叉感染环保水溶衣物收集袋将捐送给青岛、淄博等省内三甲医院使用。张建明团队与济南圣泉集团合作,在前期生物质纳米纤维改性及应用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生物质抗

    菌纳米纤维在医用口罩中的应用研究,研发具有抗菌功能、可天然降解的生物材质防护口罩,解决原有防护口罩滤料抗菌作用有限,且废弃后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二次污染的问题,以新材料技术缓解口罩生产和一次性使用的压力。

    多措并举 构筑多方暖企物资保障体系

    加强对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的监测调度和预警分析,针 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诉求,坚持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为企业恢复生产雪中送炭、添油加力。期间,帮助中车四方车辆研究所、渤海实业等企业购买口罩 4万余只,帮助青岛康威龙消毒科技有限公司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包装材料配套和产品运输等问题,及时为百洋医药、利群、家家悦等重点批发零售企业出具采购证明确保物流运输通畅。同时,积极组织辖区企业抱团取暖、共享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如洛阳路街道发挥区域党建联盟“乘积效应”,组织21家联盟企业搭建防疫复工互联互助平台,为童幻动漫等 9家中小企业

    捐赠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2000余件,免费为外省返青员工提供集中隔离观察房间60间。

    资金支撑 构筑完善融资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向辖区内新材料创新创业项目投资。比如,依托青岛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的18条政策举措,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金,用 于扶植新材料领域比例不低于40%的成长型和规模型企业,选用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团队负责运作,并采用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模式选择优质企业进行投资。此外,分别与橡胶谷、纺织谷探讨依托其在橡胶和纺织行业的优势资源,建设原材料大宗贸易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的可行性,进一步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科技金融管理服务体系。

    信网记者 杜杲燃通讯员 姜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